《送刘明府归吉安》

时间: 2024-09-19 22:10:30

孤舟谁念客途难,千载身名系一官。

野寺暮寻疏磬外,故山青隔远云寒。

莲花有社何年结,江月同君今夜看。

闻道永新遗业在,才华知不负文安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

孤舟谁念客途难,千载身名系一官。
野寺暮寻疏磬外,故山青隔远云寒。
莲花有社何年结,江月同君今夜看。
闻道永新遗业在,才华知不负文安。

白话文翻译

孤舟上,谁来关心我在客途上的艰难呢?千百年来,身名都系于一个官职之上。
傍晚时分,我在野寺中寻觅那稀疏的磬声,故乡的青山被远处的寒云隔开。
莲花的社团,不知是哪一年才会结成,今夜的江月与你一同欣赏。
我听说永新的遗业依然存在,才华怎么会辜负了文安呢?

注释

  1. 孤舟:指诗人漂泊在外,乘坐的孤独小船。
  2. 谁念:谁来关心、思念。
  3. 客途:客居的道路,指在外漂泊的生活。
  4. 千载:形容时间久远。
  5. 身名系一官:身世和名声都依附于一个官职上。
  6. 野寺:乡间的寺庙。
  7. 疏磬:稀疏的磬声,指寺庙中敲击的音响。
  8. 故山青:故乡的青山。
  9. 莲花有社:莲花社团,指莲花的盛会或节日。
  10. 江月:江上的月亮。
  11. 永新遗业:指永新的遗留事业。
  12. 文安:指文人的安宁、声望。

诗词背景

作者介绍

释今壁,明代诗人,出身于士人家庭,长期生活于江南地区。他的诗歌以清新、自然见长,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诗写于送别刘明府返回吉安之际,表达了对友人的惋惜与祝福,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,以及对未来的期许。

诗歌鉴赏

《送刘明府归吉安》是一首抒情诗,通过对故乡、友谊和人生道路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。首联“孤舟谁念客途难”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身处的孤独境地,反映出他在外漂泊、艰难的处境。接下来“千载身名系一官”,则是对自己身世的深刻反思,似乎在感叹官职的虚无,和人生意义的迷茫。

中间部分的“野寺暮寻疏磬外,故山青隔远云寒”描绘出诗人在暮色中静谧的心境,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,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最后两句“闻道永新遗业在,才华知不负文安”则是对朋友的鼓励与祝福,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,也流露出他对友人的信任和欣赏。

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象丰富,不仅传达了个人的情感,也让读者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人生的哲理。

诗词解析

逐句解析

  1. 孤舟谁念客途难:用孤舟和客途的意象,表达出漂泊者的无助与孤独,强调了身处异乡的艰辛。
  2. 千载身名系一官: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追求,抒发了对名利的思考。
  3. 野寺暮寻疏磬外: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傍晚,诗人寻求内心的宁静。
  4. 故山青隔远云寒:通过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。
  5. 莲花有社何年结:表达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社交生活的思考。
  6. 江月同君今夜看:借助月亮的意象,传达出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惬意。
  7. 闻道永新遗业在:提到永新,表达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望。
  8. 才华知不负文安:鼓励友人相信自己的才华,一定会有好的前途。

修辞手法

  • 比喻:孤舟比喻漂泊的生活,强调孤独。
  • 对仗:如“千载身名系一官”与“闻道永新遗业在”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  • 意象:自然意象(如月、云、莲花等)丰富了诗的内涵,使情感更加深邃。

主题思想

整首诗通过对人生、友情、故乡的思考,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,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希望。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,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。

意象分析

意象词汇

  1. 孤舟:象征孤独与漂泊。
  2. 野寺: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。
  3. 故山青:象征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。
  4. 莲花:象征美好与希望。
  5. 江月:象征美好的时光与共享的情感。

互动学习

诗词测试

  1. “孤舟谁念客途难”中的“客途”指什么?

    • A. 回家的路
    • B. 旅途
    • C. 故乡的路
    • D. 寻找工作的路
  2. 诗中提到的“故山青”指的是诗人的?

    • A. 家乡
    • B. 朋友
    • C. 落叶
    • D. 寺庙
  3. 诗中“闻道永新遗业在”表达了什么?

    • A. 诗人对事业的追求
    • B. 对朋友的鼓励
    • C. 对未来的迷茫
    • D. 对故乡的怀念

答案

  1. B
  2. A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

相关作品推荐

  1. 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川》 - 王勃
  2. 《送别》 - 李叔同
  3. 《夜泊牛津》 - 杨万里

诗词对比

  • 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川》:同样是送别之作,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,情感深厚且意境悠远。
  • 《送别》:更直接地表达了分别的情感,意象上更为简洁,情感更为浓烈。

通过对比,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送别主题上的不同表达和情感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