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摊破浣溪沙 郊行
作者:冯鼎位 〔明代〕
迟日青骢缓辔行,
轻寒轻暖弄春晴。
细草平沙花夹道,
有啼莺。
嫩绿翻风烟样软,
小溪过雨镜般明。
归近黄昏新月起,
晚霞生。
白话文翻译:
在温暖的阳光下,骑着青色的马缓缓前行,轻微的寒意和暖意交织着,春天的晴朗明媚。两旁是细草平坦的沙地,花儿伴随着道路,传来黄莺的啼叫。嫩绿色的柳条在风中轻轻摇曳,像烟雾般柔软。小溪在雨后如镜子般清澈明亮。归来的路上,黄昏时分新月升起,晚霞映红了天际。
注释:
- 青骢:青色的马。
- 缓辔:慢慢拉住缰绳,控制马的速度。
- 轻寒轻暖:指春天时早晚的微寒与中午的温暖。
- 夹道:指道路两旁。
- 啼莺:黄莺啼叫,春天的象征。
- 嫩绿:指新生的绿叶或草。
- 翻风烟样软:形容嫩绿的草在风中轻轻摇摆,像烟雾一样柔和。
- 镜般明:形容小溪水面清澈如镜。
- 黄昏新月起:描述傍晚时分,新的月亮升起。
- 晚霞生:傍晚的云彩被夕阳映照成绚烂的色彩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冯鼎位,明代诗人,生平不详,主要作品以抒情诗见长,风格清新自然,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之美。他的作品常蕴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。
创作背景:
《摊破浣溪沙 郊行》创作于明代,正值春天,诗人外出郊游,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宁静。因此,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他内心的愉悦,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以春天的郊外景色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。开头两句“迟日青骢缓辔行,轻寒轻暖弄春晴”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又略带寒意的春日,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。在细草花夹道的意象中,诗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,黄莺的啼叫更是增添了自然的灵动。接下来的“嫩绿翻风烟样软”展现了春日的细腻与柔和,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。
小溪的清澈与新月的升起,构成了诗的高潮部分,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“晚霞生”的结尾,诗人用晚霞的绚丽画下完美的句点,展现了日落时分的美好与温暖,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。
整首诗语句流畅,意境优美,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,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迟日青骢缓辔行: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的日子,诗人骑着青色的马悠然行走,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心态。
- 轻寒轻暖弄春晴:表达了春天早晚的微寒和中午的暖意,反映出春天的多变与美好。
- 细草平沙花夹道,有啼莺:描绘了春日的乡间小路,细草与花儿交错生长,黄莺在此歌唱,增添了春的气息。
- 嫩绿翻风烟样软: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嫩绿的草在风中轻轻摇曳的样子,展现出春天的柔和。
- 小溪过雨镜般明:形容小溪水清澈如镜,暗示着春雨后自然的焕然一新。
- 归近黄昏新月起,晚霞生:描绘傍晚时分新月升起,晚霞染红天空,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镜般明”,形象地表现小溪的清澈。
- 拟人:通过“有啼莺”赋予黄莺生命,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。
- 对仗: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郊外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,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美好的主题,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青骢:象征生机与活力,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亲近。
- 细草:代表春天的生机,展现自然的美好。
- 黄莺:象征春天的声音,增添了活泼的气息。
- 小溪:象征清澈与宁静,代表理想生活的状态。
- 晚霞:象征美好与短暂,暗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的“青骢”指的是什么? A. 一种鸟
B. 青色的马
C. 一种植物
答案:B -
诗中提到的“有啼莺”是指什么? A. 黄莺的啼叫
B. 风的声音
C. 小溪的流声
答案:A -
“嫩绿翻风烟样软”中的“风烟”是用来形容什么的? A. 草的柔软
B. 树的摇摆
C. 小溪的流动
答案:A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白《月下独酌》
- 杜甫《春望》
诗词对比:
- 《月下独酌》:同样描绘自然景色,表现出诗人对孤独的思考,情感基调略显沉重。
- 《春望》:虽同为春天的主题,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时局的忧虑,与冯鼎位的轻松愉悦形成鲜明对比。
参考资料:
- 《明代诗人传》
- 《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唐诗三百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