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六》
时间: 2025-01-04 09:58:17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六
作者: 庾信
畴昔国士遇,生平知己恩。
直言珠可吐,宁知炭可吞。
一顾重尺璧,千金轻一言。
悲伤刘孺子,凄怆史皇孙。
无因同武骑,归守灞陵园。
白话文翻译:
在往昔的岁月中,国士相遇,深知彼此的恩情。
直言不讳如同吐出珍珠,谁能知道却也能吞下炭火呢?
轻轻一瞥便是重于尺璧,千金也比不上这句话的轻盈。
感叹刘孺子的悲伤,令人心痛,史皇孙的命运也如此凄凉。
无奈无法同骑武马,归去守卫灞陵的园子。
注释:
- 畴昔:过去的岁月。
- 国士:指有才德的人。
- 知己:指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的人。
- 直言:直率地说出心里话。
- 珠:比喻珍贵的言辞。
- 炭:比喻粗俗的言辞。
- 尺璧:比喻宝贵的东西,此处暗示话语的珍贵。
- 刘孺子:指刘备的儿子,悲剧性的历史人物。
- 史皇孙:指史氏家族的后代,暗指历史的悲惨命运。
- 武骑:指骑马行军,这里暗示壮志未酬的豪情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庾信(约513年—约577年),字子山,号逸少,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。他的诗风豪放,善于抒情,深受当时文人推崇。庾信在仕途上历经波折,但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。
创作背景:该诗写于南北朝时期,社会动荡,英雄辈出,庾信用诗歌表达对知己、对历史人物的感慨,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无奈。
诗歌鉴赏:
庾信的这首诗以“国士”与“知己”的相遇为引子,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珍贵言语的重视。诗中强调了直言不讳的重要性,通过“珠”与“炭”的比喻,将言语的价值进行了鲜明对比,表达出对真诚交往的向往。特别的是,诗中提及的刘孺子和史皇孙,令整首诗沉浸在一种历史的悲凉之中,仿佛在提醒人们,纵使才华横溢,也难逃命运的无情。最后两句中提到的“无因同武骑”则展现了诗人未能施展抱负的无奈与失落,令人倍感惋惜。整首诗情感深邃,意蕴丰富,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思索,也有对历史盛衰的感慨,展示了庾信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意识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
畴昔国士遇,生平知己恩。
表达了过去的国士相遇,生平难得的知己情谊。 -
直言珠可吐,宁知炭可吞。
直言不讳如同吐出珍珠,反衬出愚昧之人不能理解其价值。 -
一顾重尺璧,千金轻一言。
轻视金钱,重视真诚的言语,强调言语的珍贵。 -
悲伤刘孺子,凄怆史皇孙。
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,表达对逝去时代的惋惜。 -
无因同武骑,归守灞陵园。
诗人感叹英雄无法同骑,归去守卫故土的无奈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直言珠可吐”与“炭可吞”,生动形象地对比了言辞的价值。
- 对仗:如“国士遇”与“知己恩”,形成整齐的节奏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与真诚的珍视,同时也对历史的无奈与悲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,体现了庾信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国士:象征才华与理想。
- 知己:代表深厚的友谊。
- 珠与炭:象征言辞的珍贵与粗俗。
- 刘孺子与史皇孙:历史的悲剧性象征。
- 灞陵园:故土的归属感与守望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的“国士”指的是什么? A. 有才华的人
B. 普通人
C. 女性 -
“直言珠可吐”中的“珠”比喻什么? A. 珍贵的言辞
B. 珍珠
C. 物质财富 -
刘孺子在诗中象征什么? A. 英雄
B. 悲惨命运
C. 富贵
答案:
- A
- A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离骚》(屈原)—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无奈。
- 《静夜思》(李白)—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。
诗词对比:
- 庾信与李白:两位诗人虽来自不同的历史背景,但都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理想与友情的追求,庾信更侧重于历史的感慨,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个人的豪情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南北朝诗文选》
- 《庾信诗集》
- 《中国古典文学史》
以上内容通过对庾信《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六》的全面解析,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的深刻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