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》
时间: 2025-01-19 20:06:33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悲歌度燕水,弭节出阳关。
李陵从此去,荆卿不复还。
故人形影灭,音书两俱绝。
遥看塞北云,悬想关山雪。
游子河梁上,应将苏武别。
白话文翻译:
悲伤的歌声飘过燕水,放下舟桨驶出阳关。
李陵从此离去,荆卿再也无法归来。
故人的身影已经消失,音信全无。
远远望着北方的云,心中思念着关山的雪。
在河梁上游子,想必正在怀念苏武的离别。
注释:
- 燕水:指燕国之水,古代地名,象征离别。
- 弭节:放下船桨,表示不再航行。
- 阳关:古代关口,象征离别的地方。
- 李陵:汉代名将,因投降敌国而被人们唾弃。
- 荆卿:指荆轲,刺秦失败后,未能再归。
- 音书:音信,通信的意思。
- 塞北云:指北方边塞的云彩,象征孤独与思念。
- 苏武:汉代名将,因被俘而在匈奴生活多年,始终未忘故国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庾信(约513年-约581年),字宗宪,号逸人,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。庾信出身于书香门第,早年以诗名扬,后因政治原因颠沛流离,他的诗歌风格兼具清新和深沉,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友的怀念。
创作背景:
《拟咏怀诗二十七首》是庾信在动乱时期创作的一组诗,诗中常流露出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感伤。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与他个人经历的离散、朋友间的分离密切相关,表达了他对故国和友人的深切怀念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切的情感,将离别的悲恸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开头的“悲歌”二字,直接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情绪,紧接着“度燕水”,“弭节出阳关”,将离别的场景生动呈现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燕水与阳关的意象,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绘,更是情感的象征,代表着远离故土的无奈与悲哀。
李陵与荆卿的提及,则引申出历史的沉重感。李陵作为历史人物的悲剧性,预示着个人命运的无常,而荆卿的“再也无法归来”则更是对离别后再无重逢的叹息。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,也让诗歌充满历史感。
在情感的表达上,诗人通过对“故人形影灭,音书两俱绝”的描写,传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失落感。最后两句“遥看塞北云,悬想关山雪”,则将思念的情绪推向高潮,塞北的云与关山的雪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,暗示着时空的遥远与思念的无尽。
这首诗不仅是一曲离别的悲歌,更是对人生无常、友情珍贵的深刻反思,体现了庾信深邃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悲歌度燕水:用悲伤的歌声渡过燕水,表现出离别的伤感。
- 弭节出阳关:放下舟桨,驶出阳关,象征离开的决绝。
- 李陵从此去:提到李陵,暗示历史人物的悲剧与离别。
- 荆卿不复还:荆卿的离去,代表着无法再归的思念。
- 故人形影灭:故人的身影消失,音信全无,表现孤独。
- 音书两俱绝:音信断绝,增强了失落感。
- 遥看塞北云:远望北方的云,象征思念的无尽。
- 悬想关山雪:思念的对象与自然景象结合,构成情感的画面。
- 游子河梁上:游子在河梁上,暗示对故乡的思念。
- 应将苏武别:以苏武的离别作为感慨,强化孤独感。
修辞手法:
- 对仗: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,如“音书两俱绝”与“故人形影灭”,增强了韵律感。
- 比喻:用“云”和“雪”象征思念和孤独,营造出丰厚的意境。
- 典故:引用李陵与荆卿的典故,赋予诗歌更深的历史厚度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离别与思念,表现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,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,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与友谊的思考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燕水:象征离别之地,代表着思乡之情。
- 阳关:象征离去的关口,暗示着无尽的旅途。
- 故人:代表着友谊与情感的寄托。
- 塞北云:象征遥远的思念,带有孤寂的色彩。
- 关山雪:象征着冷酷与思念的交织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?
- A. 李陵从此去
- B. 遥看塞北云
- C. 游子河梁上
- D. 以上皆是
-
“音书两俱绝”中的“音书”指的是什么?
- A. 友人的来信
- B. 音乐和书籍
- C. 诗歌和音响
- D. 以上皆非
-
庾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?
- A. 汉朝
- B. 唐朝
- C. 南北朝
- D. 宋朝
答案:
- D
- A
- C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静夜思》:李白的经典之作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。
- 《登高》:杜甫的作品,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诗词对比:
- 李白与庾信的离别诗:李白的《静夜思》更多表现了对故乡的直接思念,而庾信的《拟咏怀诗》则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体验交织,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状态。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,但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。
参考资料:
- 《庾信诗集》
- 《南北朝诗歌研究》
- 《古诗词鉴赏指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