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》
时间: 2025-01-01 11:29:32长松上捎日月宫,昂霄耸壑材甚雄。
不肯甘心卧云巘,有时见梦十八公。
汗颜血指,那知大匠自有体。
斩伐丁丁,朝夕聒人幽耳聋。
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,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。
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,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。
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,何况篱下黄菊江头亦叶枫。
萧梁劫火烧不死,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。
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,请看春雷发蛰雾滃{上雨下橘去木}云从。
礧砢蹙缩轮囷拥腫可挫不可辱,坚刚正独盘薄偃蹇受命不受封。
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,天台道人何苦汲汲图象寄涪翁。
搜肠镂肾状出怪松赞,反言挺而茂者肥瘠贵得中,
吁嗟九原相如不可作,飘飘词赋谁摩穹。
阆风逸民自愧才力薄,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农。
意思解释
诗词名称: 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
作者: 刘倓 〔宋代〕
类型: 古诗词
原文展示:
长松上捎日月宫,昂霄耸壑材甚雄。
不肯甘心卧云巘,有时见梦十八公。
汗颜血指,那知大匠自有体。
斩伐丁丁,朝夕聒人幽耳聋。
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,
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。
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,
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。
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,
何况篱下黄菊江头亦叶枫。
萧梁劫火烧不死,
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。
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,
请看春雷发蛰雾滃上雨下橘去木云从。
礧砢蹙缩轮囷拥腫可挫不可辱,
坚刚正独盘薄偃蹇受命不受封。
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,
天台道人何苦汲汲图象寄涪翁。
搜肠镂肾状出怪松赞,
反言挺而茂者肥瘠贵得中,
吁嗟九原相如不可作,
飘飘词赋谁摩穹。
阆风逸民自愧才力薄,
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农。
白话文翻译:
长松高耸,仿佛携带着日月之光,昂首挺立,气势雄伟。不愿安然卧于云巅,有时梦见昔日的隐士。羞愧而流泪,难道大匠早已自有其造型和结构?斩伐声声,朝夕之间,聒噪人耳,令人厌烦。怎能比得上我家乡华顶山的那一峰,八万四千丈的高耸,屹立着奇特的苍松。树枝半压住鲁隐士的九年大雪,优雅的旋律曾与虞氏的五弦乐器共鸣。八千灵椿,三千桃树,经历几多轮回,更何况篱下的黄菊和江头的枫树。萧梁的劫火虽未能烧尽,坐看五季的鹿在天地间奔走,人却已离去。世人若想识我家所扰的真龙种,请看春雷声响,雾霭中雨落,橘子与木云交相辉映。岩石虽坚韧难以侵犯,坚刚正直,独自承受使命却不求封赏。无用之用、不器之器,历史变迁自成一体,天台的道人何必急于追求名利,寄托于涪翁。探讨生灵的奇松赞美,反而说挺拔茂盛者才是中庸之道。叹息九原的相如不应再作,浮华的词赋又有谁能触及穹苍?阆苑风流的逸士自愧才力薄弱,北斗星下唯有四朝的老农。
注释:
- 蟠松:指的是蜿蜒曲折的松树,象征坚韧。
- 十八公:指的是古代名士,可能是指某位隐士。
- 汗颜血指:形容羞愧和难堪,可能指指责自己。
- 华顶:指高耸的山峰,象征伟岸的气魄。
- 鲁隐:指的是隐士,可能是指鲁迅或鲁国的隐士。
- 灵椿、桃实:指的是灵芝树和桃树,象征长寿与富饶。
典故解析:
- 九原:古代传说中的地方,象征未能实现的理想。
- 虞氏五弦:指的是虞美人,象征雅致的音乐。
- 涪翁:涪翁指的是古代隐士,象征高洁的志向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刘倓,宋代诗人,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。他的诗歌常常结合自然景观,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。
创作背景: 此诗写于梁王山,诗人通过描绘山上苍松的奇特景观,抒发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慨,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。
诗歌鉴赏:
整首诗通过对梁王山蟠松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比喻,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理想的追求。在表达中,诗人不仅仅关注自然的美,更深化到对人生的思考,如对隐士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。诗句中的“长松上捎日月宫”展现了自然的壮丽,而“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”则传达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追寻。全诗在气势磅礴中又不失细腻,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与深刻内涵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长松上捎日月宫:描绘松树的高大与日月的辉映,象征自然的雄伟。
- 昂霄耸壑材甚雄:强调山的伟岸与松的坚韧,表现出一种力量感。
- 不肯甘心卧云巘:表达不甘于平凡,向往更高理想。
- 有时见梦十八公:隐士的梦境,象征对理想的追寻。
- 汗颜血指:体现内心的羞愧与自责。
- 斩伐丁丁,朝夕聒人幽耳聋:描绘日常生活的喧嚣,与自然的宁静形成对比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松树比作雄伟的存在。
- 拟人:赋予自然以情感,表现诗人的情感投射。
- 对仗:使用工整的对仗句式,增强诗歌的美感。
主题思想: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、对隐士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,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反思。
意象分析:
- 松树:象征坚韧与长寿,代表着理想与精神的追求。
- 日月:象征时间和永恒,表现出自然的宏大。
- 隐士:象征着追求理想与宁静的生活哲学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的“长松”象征着什么? A. 高洁的品格
B. 坚韧的精神
C. 美丽的风景
D. 繁华的城市 -
诗人对“隐士”的态度是? A. 赞美
B. 嘲讽
C. 忽视
D. 怀疑
答案:
- B
- A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白《庐山谣》
- 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诗词对比:
- 与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相比,刘倓的诗更加强调个体对自然和理想的探索,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宁静与自然的和谐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诗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- 《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