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秋日
杜牧 〔唐代〕
有计自安业,秋风罢远吟。
买山惟种竹,对客更弹琴。
烟起药厨晚,杵声松院深。
闲眠得真性,惆怅旧时心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日的宁静与思索。诗人认为,只要有计划,便能安身立命,秋风吹来,远处的吟唱已然停止。他选择在山中种竹子,面对客人时更是弹琴作乐。晚霞中,药厨冒起烟雾,松林深处传来杵声。闲适的午睡让我感受到真实的自我,然而内心却对昔日的情怀感到惆怅。
注释:
字词注释:
- 计:计划、打算。
- 安业:安定生活与事业。
- 罢:停止、停止的意思。
- 远吟:远处的吟唱。
- 买山:意指选择山林作为居所。
- 惟种竹:只种竹子。
- 对客:面对客人。
- 更:更加、再。
- 弹琴:弹奏琴曲。
- 烟起药厨:药房冒起烟雾。
- 杵声松院:松树林中杵声响起。
- 闲眠:悠闲地睡觉。
- 真性:真实的自我。
- 惆怅:感到忧伤或遗憾。
典故解析:
- 诗中提到的“药厨”意指药房,反映了古人对草药的使用与生活的哲学。
- “杵声”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农事生活,体现了田园的宁静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杜牧(803年-852年),字牧之,晚唐著名诗人、政治家。其诗风简练、清新,常以五言绝句见长,题材广泛,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。
创作背景: 这首诗写于杜牧晚年,正值秋季,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,感受到宁静的同时,心中却难免涌起对过往的思念,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。
诗歌鉴赏:
杜牧的《秋日》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,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忧伤。开篇便以“有计自安业”来表明一种对生活的态度:有计划的人才能安定自己的生活。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季节,诗人似乎告别了喧嚣,开始享受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。种竹子和弹琴的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从容态度,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精神追求。
然而,随着诗情的发展,诗中逐渐透露出一种“惆怅旧时心”的情感,似乎在秋日的宁静中,诗人无法逃避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的怀念。烟雾缭绕的药厨与松院深处的杵声构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,象征着一种田园诗般的生活,但这种生活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对旧时光的追忆。
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眷恋与对过往的反思,体现了杜牧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。诗人在秋日的静谧中,既享受当下的平和,也在思索人生的无常与变迁,形成了悲中带喜的复杂情感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有计自安业:有了计划,才能安身立命,强调生活的理智与规划。
- 秋风罢远吟:秋风一吹,远处的吟唱声也随之停止,传达出一种秋天的凄凉。
- 买山惟种竹:选择山林作为居所,专心种植竹子,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。
- 对客更弹琴:面对客人,诗人更愿意弹琴作乐,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。
- 烟起药厨晚:夜晚药房冒起烟雾,营造出一种温暖的生活氛围。
- 杵声松院深:杵声在松林中回响,体现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。
- 闲眠得真性:闲适的午睡使诗人找到了真实的自我。
- 惆怅旧时心:内心却对往昔的情感感到惆怅,形成了诗的情感冲突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通过“秋风”、“竹子”、“杵声”等意象,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。
- 对仗:如“买山惟种竹”,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- 拟人:将“秋风”、“烟起”等自然景象赋予人性,使情感更加生动。
主题思想: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,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旧时光的怀念。通过秋日的宁静,诗人反思自我,传达出一种既享受当下又对未来感到惆怅的复杂情感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秋风: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。
- 竹子:象征着坚韧与清高,反映了诗人的志向。
- 药厨:代表着生活的温暖与平静。
- 杵声:传达出生活的劳动与宁静。
- 闲眠:象征着内心的安宁与真实自我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杜牧的《秋日》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? A. 春天
B. 夏天
C. 秋天
D. 冬天 -
诗中提到的“买山惟种竹”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? A. 财富
B. 名声
C. 自然与宁静
D. 权力 -
“惆怅旧时心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什么情感? A. 怀念
B. 忘却
C. 愤怒
D. 高兴
答案:
- C
- C
- A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
- 李白的《静夜思》
- 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诗词对比:
- 杜牧的《秋日》和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,但杜牧的诗更显忧伤,而王维的作品则更为宁静与和谐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杜牧诗文选》
- 《唐代诗词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