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享太庙乐章。保大舞》

时间: 2025-01-04 10:30:35

於穆文考,圣神昭彰。

箫勺群慝,含光远方。

万物茂遂,九夷宾王。

愔愔云韶,德音不忘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享太庙乐章。保大舞
於穆文考,圣神昭彰。
箫勺群慝,含光远方。
万物茂遂,九夷宾王。
愔愔云韶,德音不忘。

白话文翻译:

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宗圣德的怀念与敬仰,描绘了盛大的祭祀场景和音乐舞蹈的庄重氛围。诗中提到的“于穆文考”指的是先王的文治,强调了圣明和神圣的光辉。接着提到“箫勺群慝”,表现出祭祀音乐的悠扬与和谐,传递到远方。最后,诗人描绘了万物繁荣的景象,以及各地的宾客齐聚于此,表现出对国家和谐与繁荣的期盼。

注释:

  • 於穆:古代对先王的尊称,表示对其德行的敬仰。
  • 文考:指文治的考验,强调文化的传承。
  • 圣神:指圣明和神圣,寓意高尚的德行和权威。
  • 箫勺:古代乐器,象征祭祀仪式中的乐声。
  • 群慝:群体中的和谐,指众多乐器或人们的齐心协力。
  • 万物茂遂:万物繁荣生长,象征国家的富强与和谐。
  • 九夷:指各个地方,象征各国的宾客。
  • 愔愔:形容安静、宁静,指祭祀时的庄重气氛。
  • 德音:指美德的声音,象征先王的教诲和影响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
郭子仪,唐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,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德而闻名。他在安史之乱中表现出色,为唐朝的复兴立下赫赫战功。

创作背景:

《享太庙乐章。保大舞》创作于唐朝盛世时期,诗人在太庙祭祀中受到感动,借此表达对国家繁荣、民族团结的美好期望。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以祭祀为背景,展现出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氛围。开篇提到的“於穆文考”,不仅是对先王的赞美,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延续。诗中通过音乐与舞蹈的描写,渲染出一种和谐的气氛,表明了人们对国家繁荣和德治的渴望。

“箫勺群慝”的意象,不仅仅是乐器的集合,更是人们心灵的共鸣,象征着团结和共同的理想。接下来的“万物茂遂”,则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富强与安宁,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

全诗结构严谨,意象丰富,情感真挚,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的期盼,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於穆文考,圣神昭彰:强调先王的文治和神圣的光辉,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。
  2. 箫勺群慝,含光远方:描绘祭祀乐声的悠扬,象征着文化的传播。
  3. 万物茂遂,九夷宾王:表现出国家的繁荣与各地宾客的到来,象征和谐共处。
  4. 愔愔云韶,德音不忘:强调祭祀的庄重氛围,表达对先王德行的铭记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对仗:如“万物茂遂,九夷宾王”,形成和谐的音韵。
  • 比喻:用“德音”来象征先王的教诲与影响。
  • 拟人:将音乐和文化描写得生动传神,仿佛能感知其存在。

主题思想:

整首诗表达了对祖宗的敬仰、对国家繁荣的期盼,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,情感真挚,意蕴深远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文考:象征历史文化的积淀。
  • 圣神:代表高尚的德行与权威。
  • 箫勺:象征祭祀中的音乐。
  • 万物茂遂:代表繁荣的景象。
  • 九夷:象征各个地方的团结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于穆文考”是指什么? a) 先王的德行
    b) 诗人的生平
    c) 国家繁荣

  2. “箫勺群慝”表达了怎样的意境? a) 自然的和谐
    b) 祭祀的和谐
    c) 人心的和谐

答案:

  1. a) 先王的德行
  2. b) 祭祀的和谐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《祭侄文稿》:王羲之的作品,表达对亡者的追思。
  • 《春江花月夜》:张若虚的作品,描绘春夜的美丽与思乡之情。

诗词对比:

  • 《享太庙乐章》与《春江花月夜》:前者强调历史文化与国家繁荣,后者则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,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表现上有所不同,但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唐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唐诗鉴赏辞典》
  • 《唐代文学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