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宝安八景诗 其六 靖康海市》
时间: 2025-01-17 10:11:11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宝安八景诗 其六 靖康海市
作者: 陈靖吉 〔明代〕
滔天腥浪如天来,
蛮烟瘴雾拨不开。
江神无计役风伯,
致使蜃气成楼台。
长桥复道千万丈,
车盖人马相来往。
须臾水天同一色,
落日照篷渔歌唱。
白话文翻译:
滔天的腥浪如同天上降临,
浓雾和瘴气令人无法拨开。
江神无计对付风神,
因此蜃气变成了楼台。
长桥和复道连绵千万丈,
车马人潮川流不息。
转瞬间水天融为一色,
落日照耀着渔舟,渔歌响起。
注释:
- 滔天:形容波浪非常大,似乎要淹没天际。
- 腥浪:指海浪带有腥味,暗示海洋的气息。
- 蛮烟瘴雾:指浓厚的烟雾与瘴气,形容天气的恶劣。
- 江神:指江河的神灵;在古代信仰中,河流有神明掌管。
- 风伯:风神,古代神话中掌管风的神灵。
- 蜃气:蜃是一种海中生物,传说它能化作楼台,蜃气则指因热气等造成的海市蜃楼现象。
- 复道:指复合的道路,可能是桥梁或码头的意思。
- 须臾:瞬间,片刻。
- 同一色:水面和天空融为一体,形成统一的颜色。
- 照篷渔歌唱:夕阳照耀着渔船的篷布,渔夫唱着歌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陈靖吉,明代诗人,以其诗作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著称。他的诗风简洁明快,富有清新气息,常常蕴含深邃的哲理。
创作背景:此诗创作于明代的宝安,诗人通过描绘海市蜃楼的壮观景象,表达了对海洋自然景观的赞美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敬畏心。
诗歌鉴赏:
《靖康海市》是一首描绘海上景象的诗,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市蜃楼图景。开篇以“滔天腥浪如天来”引入,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感受,接着提到的“蛮烟瘴雾”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压迫的气氛,仿佛大自然的力量让人无处逃避。接下来的“江神无计役风伯”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神灵无能为力的感慨,表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。
而“致使蜃气成楼台”则通过蜃气的变幻,展现了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象,暗示了美丽和幻影的交织。后面的“长桥复道千万丈”则体现出人们在这个自然奇观面前的活动与繁忙,车马相往,生动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场景。最后两句“须臾水天同一色,落日照篷渔歌唱”则将画面推向高潮,夕阳的余晖让水天相接,渔歌声声,表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,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滔天腥浪如天来:展现海面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- 蛮烟瘴雾拨不开:描绘天气的阴暗与沉闷,增加了诗的神秘感。
- 江神无计役风伯:表现出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,暗含对自然的敬畏。
- 致使蜃气成楼台:通过蜃气的幻象,突出自然美的奇特与幻幻。
- 长桥复道千万丈:描绘人们的生活场景,体现人类与自然的互动。
- 车盖人马相来往: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,展现生活的繁忙。
- 须臾水天同一色:描绘瞬间的宁静美好,时空的交融。
- 落日照篷渔歌唱:结尾处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,渔歌声声,令人向往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滔天腥浪如天来”,将波涛与天相提并论,增强了气势。
- 拟人:如“江神无计”,赋予自然神灵以人的情感,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。
- 对仗:整首诗的句式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诗歌通过描绘海市蜃楼和自然景象,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,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。诗人以自然为背景,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状态,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腥浪:象征海洋的力量与神秘。
- 蜃气:象征美丽与幻影,暗示现实与梦境的交错。
- 长桥复道:代表人类的活动,体现人和自然的互动。
- 落日: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美好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江神无计役风伯”表达了什么情感?
- A. 对大自然的无奈
- B. 对风的喜爱
- C. 对江河的赞美
-
诗的最后一联中,落日照耀的场景给人带来什么感觉?
- A. 忧伤
- B. 和谐与宁静
- C. 惊恐
-
“滔天腥浪如天来”中的“腥浪”主要描绘了什么?
- A. 清澈的海水
- B. 海浪的气味与壮观
- C. 温暖的阳光
答案:
- A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海市蜃楼》 - 现代诗,描绘类似的幻景与自然美。
- 《登高》 - 王勃,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。
诗词对比:
- 比较《靖康海市》和李白的《庐山谣》,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,但前者更注重海洋的气势与人类的生活,后者则强调山水的清幽与个人情感的抒发。
参考资料:
- 《明代诗词选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诗经与古诗词比较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