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还京赠别
原文展示:
风月清江夜,山水白云朝。
万里同为客,三秋契不凋。
戏凫分断岸,归骑别高标。
一去仙桥道,还望锦城遥。
白话文翻译:
夜晚的清江上风月相伴,白天的山水与云朵交映。
我们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,三秋的友谊永不凋零。
戏水的野鸭在岸边分开,归骑的马儿别离标志高远。
一去的仙桥之路,遥望着锦城的方向。
注释:
- 风月:指的是风和月亮,通常用来形容夜景的美好。
- 清江:清澈的江水。
- 万里同为客:都在远方漂泊,处于客居状态。
- 三秋契:指三秋之间的情谊,意为持久的友谊。
- 戏凫:戏水的鸭子,形象生动。
- 归骑:归途的骑行,表明离别即将来临。
- 仙桥:传说中的桥,象征着通往美好去处的道路。
- 锦城:指的是成都,是唐代著名的繁华城市。
典故解析:
“仙桥”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象征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,而“锦城”则代表着繁华的生活和美好的归宿。这种对比增强了离别的情感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卢照邻(约635-约730),字仲明,唐代诗人,早逝于盛唐时期。其诗以清新、自然著称,擅长描写山水之美和人生感悟。
创作背景:本诗写于诗人回京途中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思考。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与交往,展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感以及对友谊的珍视。
诗歌鉴赏:
《还京赠别》是卢照邻在离开友人、返回京城时所作,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友谊的结合,表达了离别时的感伤与眷恋。开头两句,“风月清江夜,山水白云朝”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,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壮丽形成鲜明对比,给人以深刻的美感。接下来的“万里同为客,三秋契不凋”,则引入了对友谊的深刻思考,尽管身处异地,但情谊却如秋天的丰收般永恒。诗中描写戏水的野鸭和归骑的马,象征着即将离别的情景,别离的感伤油然而生。最后一句“一去仙桥道,还望锦城遥”,不仅表达了对归途的期待,也隐含了对故乡的思念,整个诗篇在离别的伤感与自然的美感交织中,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。
诗词解析:
-
逐句解析:
- 风月清江夜:描绘了夜晚江边的美景,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。
- 山水白云朝:早晨的山水与云朵相映成趣,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之美。
- 万里同为客: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处境,增添了离别的感慨。
- 三秋契不凋:表现了友谊的持久与稳固。
- 戏凫分断岸:生动描绘了自然情景,体现了离别的瞬间。
- 归骑别高标:离别的高远情感,象征着美好的未来。
- 一去仙桥道:象征着离别的旅程,向理想境界的追求。
- 还望锦城遥: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期待。
-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离别比作远途旅行,富有诗意。
- 拟人: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,使其生动。
- 对仗:如“戏凫分断岸,归骑别高标”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-
主题思想:诗歌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热爱,同时隐含着对离别的感伤,传达了人们在旅途中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。
意象分析:
- 风月: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情感。
- 清江:寓意着清澈与宁静的生活。
- 万里同为客:体现出人生的漂泊与无常。
- 三秋契:象征着深厚的友谊。
- 仙桥:代表理想与憧憬的路。
- 锦城:寓意着理想的归宿和温暖的故乡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万里同为客”表达的是什么情感? A. 友情
B. 孤独
C. 离别
D. 喜悦 -
“一去仙桥道”中的“仙桥”象征什么? A. 友谊
B. 理想
C. 离别
D. 历史 -
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主要有哪些? A. 雪山
B. 江水、云朵
C. 田野
D. 森林
答案:
- A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送友人》王之涣
- 《送孟浩然之广陵》李白
诗词对比:
- 王之涣的《送友人》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,但更侧重于对未来的祝福;而卢照邻的《还京赠别》则更突出了对友谊的珍重与自然的美感,情感更为细腻。
参考资料: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唐诗鉴赏辞典》
- 《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