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病起次韵和稚川进叔倡酬之什》
时间: 2025-01-08 02:48:51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池塘夜雨听鸣蛙,老境侵寻每忆家。
白发生来惊客鬓,黄粱炊熟又春华。
百年不负胶投漆,万事相依葛与瓜。
胜日主人如有酒,犹堪扶病见莺花。
白话文翻译:
在池塘边的夜雨中,我听到蛙声阵阵,随着年岁渐老,心中时常思念故乡。白发渐生让我惊觉客人的鬓发,黄粱梦醒时分,又是春天花开。经历百年,不辜负那胶漆的情感,万事相依就像葛藤与西瓜。若在晴好的日子,主人若有酒可饮,我依然能在病中欣赏到黄莺与花卉的美丽。
注释:
- 池塘:指水池,环境幽静。
- 鸣蛙:蛙声,象征夜晚的安静与思考。
- 老境:老年的境况,带有淡淡的忧伤。
- 白发生:白发的出现,暗示衰老。
- 黄粱:指黄粱美梦,源于《庄子》中的故事,象征虚幻的梦境。
- 胶投漆:比喻深厚的情谊,意指胶水与漆的牢固。
- 葛与瓜:指亲密的关系,葛藤与西瓜互相依靠。
- 胜日:指晴好的日子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黄庭坚(1045年-1105年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、书法家。他的诗风豪放,语言清新,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。
创作背景:
本诗作于黄庭坚晚年,身处老境,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乡的思念,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在老年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。诗的开头“池塘夜雨听鸣蛙”,以悠静的夜雨和蛙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图景,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惬意。然而,随着“老境侵寻每忆家”一句的出现,诗人立刻将读者带入了生活的另一面。老境的侵袭让人思绪万千,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,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亲人的思念。
接下来的“白发生来惊客鬓”,用白发的出现来反映时光的流逝,诗人对衰老的无奈与惊觉。紧接着“黄粱炊熟又春华”则通过黄粱美梦的意象,表现了人生如梦,时光流转之间一切又重回春华,寓意着对生命的无常感慨。
“百年不负胶投漆,万事相依葛与瓜”进一步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。胶漆的比喻显示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,而葛与瓜的比喻则象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,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。
最后两句“胜日主人如有酒,犹堪扶病见莺花”则表现了即使在病痛中,春日的美景和友人的陪伴依然让人感到快乐和温暖,体现了人生态度的乐观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
池塘夜雨听鸣蛙:
- 夜雨中的蛙声,营造出宁静的氛围,暗示诗人的内心感受。
-
老境侵寻每忆家:
- 诗人感受到老年的侵袭,回忆起故乡,情感沉重。
-
白发生来惊客鬓:
- 白发的出现让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,增添了对衰老的感慨。
-
黄粱炊熟又春华:
- 人生如梦,春天的花朵再次绽放,寓意生命的循环与无常。
-
百年不负胶投漆:
- 表达对友谊的珍重,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。
-
万事相依葛与瓜:
- 用植物相依的比喻,象征着深厚的情义。
-
胜日主人如有酒:
- 在美好的日子里,若有酒可饮,暗示生活的乐趣。
-
犹堪扶病见莺花:
- 即使在病痛中,春天的美景依然能够带来快乐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胶投漆”、“葛与瓜”,通过具体事物传达深厚的情感。
- 对仗: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,增强了诗的节奏感。
- 拟人:夜雨中蛙声的描绘,赋予自然以生命。
主题思想:
全诗通过描绘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、对衰老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重,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蛙声:象征宁静的环境与思索的灵魂。
- 白发: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。
- 黄粱:象征虚幻的梦境与人生的无常。
- 莺花: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的“黄粱”是指什么?
- A. 一种粮食
- B. 虚幻的梦境
- C. 一种植物
-
诗人用“葛与瓜”来比喻什么?
- A. 友情
- B. 自然
- C. 财富
-
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
- A. 对故乡的思念
- B. 对爱情的追求
- C. 对名利的渴望
答案:
- B
- A
- A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白《月下独酌》
- 杜甫《春望》
诗词对比:
- 李白《月下独酌》:同样展现了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,但李白更显豪放,黄庭坚则在细腻中流露忧伤。
- 杜甫《春望》: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,但杜甫的笔触更为沉重,黄庭坚则在病痛中寻找生活的乐趣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代诗词选》
- 《黄庭坚评传》
- 《古诗鉴赏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