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代书寄鸭脚子於都下亲友》

时间: 2025-01-01 12:49:35

予指老无力,不能苦多书。

书苟过百字,便觉筋挛拘。

京都多豪英,往往处石渠。

作书未可周,寄声亦已疏。

後园有嘉果,远赠当鲤鱼。

中虽闻尺素,加餐意何如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代书寄鸭脚子於都下亲友
梅尧臣 〔宋代〕

予指老无力,不能苦多书。
书苟过百字,便觉筋挛拘。
京都多豪英,往往处石渠。
作书未可周,寄声亦已疏。
後园有嘉果,远赠当鲤鱼。
中虽闻尺素,加餐意何如。

白话文翻译:

我年纪大了,力气不足,写不下太多的信。
信若超过一百字,就觉得手指僵硬拘束。
京都有很多豪杰,往往身处名流之地。
写信未必能周全,寄送的声音已经疏远。
后院有美丽的果实,远方寄赠像鲤鱼一样。
虽然中间收到一尺素的信,增添的情意又能如何呢?

注释:

  • 予指:我(我指)年纪大了。
  • 筋挛拘:手指僵硬,难以书写。
  • 石渠:指名流聚集的地方。
  • 作书未可周:写信可能不能详尽周全。
  • 尺素:指书信。
  • 加餐意何如:增添的情感又如何呢?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
梅尧臣(1002年-1060年),字子华,号梅溪,宋代著名诗人,擅长诗歌,尤以五言诗和七言诗见长。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,风格清新自然。

创作背景:

这首诗是在梅尧臣年老体衰之际写成,表达了他对书信交流的无奈与对亲友的思念。身处京都,虽然有许多豪杰,但他感到自己与他们的距离逐渐疏远,情感的传递也显得不够周全。

诗歌鉴赏:

梅尧臣的《代书寄鸭脚子於都下亲友》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无奈与对亲友的思念。诗的开头,诗人自述“指老无力”,表达了他写字的困难,进一步引发对书信沟通的感慨。诗中提到“京都多豪英”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京都名士的羡慕与敬畏,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感,仿佛自己已无法融入这片热闹的天地。

“作书未可周,寄声亦已疏”两句,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感,他意识到虽然写信可以传递情感,但这种传递是有限的,无法完全表达他的思念。诗人又以“後园有嘉果”来比喻自己对亲友的祝福,果实象征着丰收与快乐,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美好祝愿。

整首诗情感真挚,虽然带有些许无奈,却又不乏温情。诗人通过对书信的描写,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疏离感与对温情的渴望,尤其在年老之际,更显得深刻且感人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予指老无力:我已经年纪大了,力气不足。
  2. 不能苦多书:写信对我来说变得困难。
  3. 书苟过百字:如果信超过一百字,
  4. 便觉筋挛拘:我便觉得手指僵硬不适。
  5. 京都多豪英:在京都有许多英杰,
  6. 往往处石渠:往往身处名流之地。
  7. 作书未可周:写信未必能详尽,
  8. 寄声亦已疏:寄送的音信也显得疏远。
  9. 後园有嘉果:后院有美丽的果实,
  10. 远赠当鲤鱼:远方寄赠像鲤鱼一样。
  11. 中虽闻尺素:虽然中间收到尺素的信,
  12. 加餐意何如:增添的情感又能如何呢?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后院的果实比喻对亲友的祝福。
  • 对仗:如“书苟过百字,便觉筋挛拘”,形成对称。
  • 反问:最后一句“加餐意何如”,通过反问增强情感的表达。

主题思想:

整首诗表达了梅尧臣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年老体衰的无奈,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渴望。诗人在书信中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,却又因自身的局限感到力不从心,情感深沉而真挚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: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。
  • 书信: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情感的传递。
  • 果实:象征丰收与美好祝愿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感到写信困难?

    • A. 年纪大了
    • B. 时间紧张
    • C. 思路不清晰
  2. 诗中提到的“石渠”指的是什么?

    • A. 一种植物
    • B. 名流聚集的地方
    • C. 一条河流
  3.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?

    • A. 高兴
    • B. 无奈
    • C. 愤怒

答案:

  1. A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杜甫的《春望》
  • 王维的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
诗词对比:

与杜甫的《春望》相比,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,但梅尧臣更侧重于个人的无奈与情感的疏远,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家国的忧虑与对自然的感慨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宋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梅尧臣诗词集》
  • 《中国古代文学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