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《点绛唇》
往事堪悲,断魂最是风光好。
又弹别调。再续应休了。
待欲抛开,忍见双欢笑。
清灯悄。黄花愁老。
恨逐西风晓。
白话文翻译
往日的事情令人感到悲伤,最让人断肠的是那美好的风光。
再一次弹奏离别的曲调,似乎应该就此结束了。
想要放下过去,却又忍不住看到两人的欢笑。
清幽的灯光下,孤独不已,黄花也因愁苦而显得苍老。
怨恨随着西风在黎明时分吹来。
注释
- 往事:指过往的事情。
- 断魂:形容极度悲伤,心如刀割。
- 风光:这里指美好的景色或往昔的美好时光。
- 别调:指离别的曲调。
- 双欢笑:指两个人的欢笑,暗指两人之间的美好情感。
- 清灯:安静的灯光,象征孤独和思念。
- 黄花:通常指菊花,象征着秋天和衰老。
- 西风:秋风,象征着离别和悲伤。
典故解析
诗中提到的“黄花”常与菊花相关,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,同时也与衰老和愁苦相关。此外,“西风”常被用来表现萧瑟的秋景,寓意离别和忧伤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:沈宜修(1487-1560),明代词人,字子修,号宜修,晚号松溪,生于江苏常熟。其词风清丽,情感细腻,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。
创作背景:沈宜修生活在明代中期,社会动荡,个人情感常与时代背景交织,这首词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,反映了个人情感的脆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。
诗歌鉴赏
《点绛唇》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词作,沈宜修通过细腻的描写,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与无奈。全词以“往事堪悲”开头,直接表露出对过去的沉痛怀念,接着通过“断魂最是风光好”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。后续部分“又弹别调,再续应休了”,则深刻揭示了离别带来的痛苦,尽管想要放下,却又无法忍受当下的欢笑与快乐。
“清灯悄,黄花愁老”一联,通过清幽的灯光和愁苦的黄花,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,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。最后一句“恨逐西风晓”,则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潮,西风的萧瑟与黎明的隐喻,象征着悲伤的延续和对未来的无奈。
整首词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冲突,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往昔的追忆,令人深思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:
- 往事堪悲:表达对过去的伤感。
- 断魂最是风光好:美好时光让人更加痛苦。
- 又弹别调:再次弹奏离别曲,暗示离别的痛苦。
- 再续应休了:似乎应该结束,但心中难舍。
- 待欲抛开:想要放下过去的情感。
- 忍见双欢笑:看到他人的欢笑,心中难忍。
- 清灯悄:安静的灯光下的孤独。
- 黄花愁老:愁苦使黄花显得衰老。
- 恨逐西风晓:西风带来的离别与恨意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清灯”比喻内心的孤独。
- 拟人:如“黄花愁老”,赋予花以情感。
- 对仗:如“清灯悄”与“黄花愁老”形成对比。
主题思想:整首词通过对往事的追忆,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惋惜,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,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:
- 往事:象征怀旧与失去。
- 风光:象征美好与快乐。
- 别调:象征离别与痛苦。
- 清灯:象征孤独与思念。
- 黄花: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。
- 西风:象征离别、悲伤与秋天的萧瑟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:
-
这首词的作者是谁?
- A. 李白
- B. 杜甫
- C. 沈宜修
- D. 苏轼
-
“恨逐西风晓”中的“西风”象征什么?
- A. 春天
- B. 离别与悲伤
- C. 喜悦
- D. 安宁
-
诗中提到的“黄花”通常象征什么?
- A. 年轻
- B. 遗忘
- C. 衰老与愁苦
- D. 欢乐
答案:
- C
- B
- C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
- 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
- 陆游的《卜算子·咏梅》
诗词对比:
- 沈宜修的《点绛唇》与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都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离别的哀伤,但沈宜修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,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于爱情的执着与不甘。
参考资料
- 《明代词人研究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沈宜修年谱与作品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