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《宣州杂诗二十首》
传道零陵守,兹亭暂解装。
分群同雁鹜,几日到潇湘。
班竹思虞舜,赬萍忆楚王。
殷勤吏部句,今亦诵无忘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零陵的经历,暂时卸下官职,思考着与群雁一同飞往潇湘的日子。诗人感慨班竹引发对虞舜的思念,红萍则让他想起楚王。至于吏部的诗句,虽然时光流逝,依然铭记在心。
注释:
- 零陵:古地名,现今属于湖南省。
- 兹亭:这里的亭子,指诗人暂时停留的地方。
- 雁鹜:指大雁和野鸭,象征群体活动。
- 潇湘:指湘江和潇水,古代有美丽的水乡之意。
- 班竹:竹子的一种,常用来寄托思念。
- 虞舜:古代贤君,代表理想的统治者。
- 赬萍:红色的浮萍,常象征着故国的思念。
- 吏部句:指的是文官的诗句,表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忆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梅尧臣(1002-1060),宋代著名诗人,字圣俞,号清白,因其作品清新脱俗,深受后人推崇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,常以写景抒怀见长。
创作背景:这首诗写于梅尧臣在零陵任职期间,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,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纠葛。
诗歌鉴赏:
梅尧臣的《宣州杂诗二十首》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故乡的浓厚感情。首句“传道零陵守”即引入了地理背景,说明诗人身处零陵,承载着对职务的责任和对故乡的思念。接着以“今亦诵无忘”表达了对文学和历史的深情追忆,显示出诗人在官场与文学之间的挣扎与平衡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,如“班竹”和“赬萍”,不仅具象化了思乡之情,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。这首诗的情感真挚,意蕴深远,既有对历史的敬仰,也有对生活的思考,充分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细腻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传道零陵守:表明诗人担任零陵的官职,传授道理,体现了他对职责的认真态度。
- 兹亭暂解装:在亭子里暂时放下官职的束缚,表达了他渴望自由的心情。
- 分群同雁鹜:联想自己与大雁、野鸭一起飞行,象征着归属感和团体生活。
- 几日到潇湘:表达了对未来归乡的向往,渗透着诗人的忧伤与希望。
- 班竹思虞舜:竹子引发对虞舜的思念,隐喻着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。
- 赬萍忆楚王:浮萍让人想起楚王,暗示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故国的思念。
- 殷勤吏部句:对吏部诗句的珍视,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记忆。
修辞手法: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意象,如“班竹”、“赬萍”都富含情感,营造了浓厚的思乡氛围。
主题思想: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敬仰,表现出诗人对生活、责任和理想的深刻思考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班竹:象征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。
- 赬萍:代表对故国的怀念和情感寄托。
- 雁鹜:象征群体生活和归属感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本诗作者是谁? A. 李白
B. 杜甫
C. 梅尧臣
D. 白居易 -
诗中提到的“虞舜”是指: A. 一位古代贤君
B. 一位历史学家
C. 一位军事家
D. 一位诗人 -
“班竹思虞舜”中的班竹象征什么? A. 象征快乐
B. 象征理想
C. 象征财富
D. 象征勇气
答案:
- C
- A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的《春望》
- 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诗词对比: 梅尧臣的《宣州杂诗》与杜甫的《春望》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,但梅尧臣的表达更为细腻,情感更为柔和,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家国情怀与历史的沉重感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诗鉴赏辞典》
- 《古诗词赏析与背景》
- 《梅尧臣诗文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