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吴冲卿出古饮鼎》
时间: 2024-09-19 21:29:52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吴冲卿出古饮鼎
梅尧臣 〔宋代〕
精铜作鼎土不蚀,
地下千年藓花幂。
腹空凤卵留藻文,
足立三刀刃微直。
左耳可执口可斟,
其上两柱何对植。
从谁发掘归吴侯,
来助雅饮欢莫极。
又荷君家主母贤,
翠羽胡琴令奏侧。
丝声不断玉筝繁,
绕树黄鹂鸣不得。
我虽衰苶为之醉,
玩古乐今人未识。
白话文翻译
这首诗描绘了一件古代的青铜鼎,它的材质坚固,不被土壤侵蚀,历经千年依旧完好。鼎的内部空无一物,留下了凤卵般的花纹,底部的三条刀刃微微向上。鼎的左耳可供把持,口部可供斟酒,顶部的两根柱子不知是如何支撑的。是谁将这件珍宝发掘出来,归还给吴国的侯爵呢?希望能为雅致的饮酒增添乐趣。又恰逢您家主母贤德,翠羽琴声悠扬,令人陶醉。丝竹声不断,玉筝声繁,环绕在树间的黄鹂却无法鸣唱。我虽然年迈,却因这音乐而醉,玩味着古乐,今人却无法理解。
注释
- 鼎: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,常用作祭祀之用。
- 藓花:指生长在鼎上的苔藓和花朵,象征鼎的岁月和沧桑。
- 凤卵:比喻鼎内部的花纹,生动形象。
- 主母:指家中的女主人,通常是贤德的象征。
- 翠羽胡琴:一种乐器,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优美。
- 丝声:指乐器发出的声音,优雅而动听。
- 玉筝:古代的弦乐器,象征高雅的音乐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梅尧臣(1002年-1060年),字子云,号鲁山,宋代诗人,官至太常博士。他的诗风清新高远,多抒情怀,尤以咏物诗见长。
创作背景
此诗创作于宋代,正值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遗物的珍视之时。诗中通过古鼎的描绘,表达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诗歌鉴赏
梅尧臣的《吴冲卿出古饮鼎》是一首以古器为线索,融合历史、音乐和个人情感的诗。全诗以青铜鼎为中心,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开篇以“精铜作鼎土不蚀”揭示了鼎的坚固与历久弥新的特质,随后通过“地下千年藓花幂”体现了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。
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,如“腹空凤卵留藻文”,不仅刻画了鼎的外观,更蕴含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回响。接着,诗人将古鼎与饮酒的雅致生活结合,体现了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。
在音乐的描绘上,“翠羽胡琴令奏侧”与“丝声不断玉筝繁”的描写,表现出一种和谐而醉人的氛围,音乐的优雅与古器的厚重形成鲜明对比,传达出诗人对古乐的热爱与对今人无法理解的惋惜。
整首诗在描绘古物的同时,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深刻的文化内涵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精铜作鼎土不蚀:青铜鼎由精铜铸成,土壤无法侵蚀其表面,象征着坚固与耐久。
- 地下千年藓花幂:经过千年的沉淀,鼎上长满了苔藓,显示出历史的积淀和时间的流逝。
- 腹空凤卵留藻文:鼎的内部空无一物,留下了如凤卵般的花纹,象征着古代工艺的精美。
- 足立三刀刃微直:鼎的底部有三条刀刃,微微向上,展现了其独特的造型和设计。
- 左耳可执口可斟:鼎的左耳可以握住,口部可以用来斟酒,体现了鼎的实用性。
- 其上两柱何对植:鼎上方的两根柱子支撑着整个结构,质疑其支撑的合理性。
- 从谁发掘归吴侯:是谁将这件珍宝发掘并归还给吴国的侯爵,表达对历史传承的探讨。
- 来助雅饮欢莫极:希望这件古器能为高雅的饮酒增添乐趣。
- 又荷君家主母贤:恰逢主人家贤德的女主人,增添了聚会的氛围。
- 翠羽胡琴令奏侧:她的琴声如翠羽般悠扬,令人陶醉。
- 丝声不断玉筝繁:音乐声此起彼伏,动人心弦。
- 绕树黄鹂鸣不得:环绕在树间的黄鹂却无法鸣唱,显现出音乐的美妙与自然的静谧。
- 我虽衰苶为之醉:尽管我年老体衰,却因音乐而陶醉。
- 玩古乐今人未识:我沉迷于古代音乐,但今人却难以理解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将鼎的花纹比作凤卵,形象生动。
- 拟人:将音乐赋予情感,造成黄鹂鸣不得的意象。
- 对仗: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
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通过古器的描绘和音乐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和对古乐的热爱,同时也反映出对当今人们对传统文化忽视的惋惜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鼎:象征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积淀。
- 琴:象征音乐的优雅与高尚。
- 黄鹂: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和谐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选择题:诗中“精铜作鼎土不蚀”所表达的意思是?
- A. 鼎是易腐的
- B. 鼎的材质坚固
- C. 鼎的装饰华丽
- D. 鼎的历史悠久
-
填空题:诗中提到的“翠羽胡琴”象征着____。
-
判断题: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当今人们的惋惜。 (对/错)
答案
- B
- 音乐的优雅
- 对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《饮酒》:陶渊明
- 《月下独酌》:李白
诗词对比
- 《饮酒》与《吴冲卿出古饮鼎》都表现了对饮酒的热爱,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,而后者则结合了历史和文化的视角。
参考资料
- 《宋诗三百首》
- 《古诗词赏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