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飞鸿亭》
时间: 2025-01-06 10:05:48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飞鸿亭
作者:贺铸
禅林跨山胁,飞构凿崚嶒。
千里寄双睫,百忧消一登。
斯游属公暇,晓日东南升。
霜野明练甲,云阴垂海鹏。
东州地阳暖,腊月川无冰。
大艑出洪口,突去如骞腾。
趺坐思方寂,桐鱼闻饭僧。
生台饱驯鸽,散上浮图层。
矫首发长啸,清风鼓尘膺。
寥寥紫虚路,鸿雁正凭凌。
仿像中散公,俯手朱丝绳。
粉绘久零落,爽灵呼不应。
顾余识尤寡,况复无才称。
行且置缨笏,庵栖宗大乘。
二子勿多诮,有心何不能。
白话文翻译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飞鸿亭的游览感受。首先,诗中提到禅林横跨山间,亭子高耸入云,给人一种飞翔的感觉。千里远眺,忧虑似乎在登高后都消散了。这样的游玩是在公闲暇时,东南的晨光渐渐升起,霜染的野外如同明亮的铠甲,云层低垂如海中的大鹏。东州的天气温暖,腊月的河流没有结冰,巨船从洪口驶出,腾空而起。作者静坐思考,似乎听见桐鱼在为僧人准备饭食。生台上喂饱的鸽子在浮图的层次上散布开来。作者昂首长啸,清风吹动着衣襟。稀疏的紫色虚空之路上,鸿雁在高空飞翔。仿佛在这景象中,看到的都是闲散的公子,低头便能握住朱色的丝绳。虽然粉绘的装饰早已斑驳,但灵气依旧,只是回应无声。回顾自己学识渊博却仍感不足,更何况无才能称道。于是决定放下官职,隐居于庵堂,修习大乘佛法。最后告诫二位朋友,不必多加嘲笑,只要有心,就一定能够成就。
注释
- 禅林:指菩提树下的修行之地,象征清净。
- 飞构:形容亭子修建得非常高,宛如飞起来一样。
- 千里寄双睫:形容远眺时眼前的景象,心中的忧虑也随之消散。
- 霜野:霜冻的田野,形容冬季的景象。
- 大艑:大型船只,象征远行。
- 趺坐:静坐,表示内心的宁静。
- 桐鱼:指一种鱼,传说能听懂佛法,与僧人有缘。
- 散上浮图层:形容鸽子飞散在塔楼之上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:贺铸(约 1052-1125),字海涛,号惕庵,北宋末年著名词人、诗人。他的词风清新俊逸,擅长描摹自然和抒发情感,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创作背景:该诗写作于贺铸晚年,正值北宋时期的动荡之际,作者在身心疲惫之余,选择隐居于飞鸿亭,从而寄情于山水之间,寻求一种心灵的宁静。
诗歌鉴赏
《飞鸿亭》是一首展现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古诗。诗中通过描绘山水、亭台、飞鸟等意象,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。开篇以“禅林跨山胁”引出一个宁静的环境,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。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,心中的忧虑随着千里远眺而消散,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。
在“霜野明练甲,云阴垂海鹏”中,借助冬日的苍凉、云层的低垂,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壮丽的景象,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深邃。同时,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静坐思考的场景,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追求。尤其是“趺坐思方寂”,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内心世界。
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,融入了个人的思考与感悟,最后引出对二位友人的劝诫,强调心灵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。诗人在逃离尘世喧嚣的同时,也在寻求对生活的深刻理解,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:
- 禅林跨山胁:山间的禅林,意象清幽。
- 飞构凿崚嶒:亭子如飞行般高耸,形容其壮丽。
- 千里寄双睫:远眺时,忧虑随之消失。
- 百忧消一登:一登高,百般烦恼都抛却。
- 斯游属公暇:此行是公闲暇之时,体现了闲适。
- 晓日东南升:晨曦初现,温暖人心。
- 霜野明练甲:霜冻的野外如铠甲闪亮。
- 云阴垂海鹏:云层低垂,海中的大鹏若隐若现。
- 东州地阳暖:东州的阳光温暖如春。
- 腊月川无冰:腊月时河流没有结冰,象征温暖。
- 大艑出洪口:大型船只从洪口驶出,象征远行。
- 突去如骞腾:船只飞速而去,宛如腾空而起。
- 趺坐思方寂:静坐思考,内心宁静。
- 桐鱼闻饭僧:桐鱼似乎能够听到僧人的饭声。
- 生台饱驯鸽:生台上喂饱的鸽子,宁静和谐的景象。
- 散上浮图层:鸽子在塔楼上飞散,灵动而自由。
- 矫首发长啸:昂首长啸,表达内心的豪情。
- 清风鼓尘膺:清风吹动衣襟,感受自然之美。
- 寥寥紫虚路:空旷的紫色虚空道路,象征人生的道路。
- 鸿雁正凭凌:鸿雁在高空飞翔,象征自由。
- 仿像中散公:似乎在景象中看到闲散的公子。
- 俯手朱丝绳:低头能够握住朱色的丝绳,象征权利。
- 粉绘久零落:粉绘的装饰早已斑驳,象征岁月流逝。
- 爽灵呼不应:灵气回应无声,表达失落。
- 顾余识尤寡:回顾自己的知识渊博却依然感到不足。
- 况复无才称:更何况自己没有才能称道。
- 行且置缨笏:决定放下官职,隐居于庵堂。
- 庵栖宗大乘:修习大乘佛法,追求内心的宁静。
- 二子勿多诮:告诫朋友们不要嘲笑。
- 有心何不能:只要用心,就一定能够成就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飞构”、“霜野明练甲”等,形象生动。
- 对仗:如“千里寄双睫,百忧消一登”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- 拟人:如“桐鱼闻饭僧”,赋予自然以情感。
主题思想: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,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,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解脱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:
- 禅林:象征清净、修行的地方。
- 飞构:高耸入云,象征追求理想与志向。
- 霜野:冬日的景象,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丽。
- 大艑:巨船,象征远行与探索未知的勇气。
- 桐鱼:象征对佛法的追求与理解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:
-
《飞鸿亭》是由哪位作者创作的?
- A. 李白
- B. 贺铸
- C. 杜甫
- D. 白居易
-
诗中提到的“千里寄双睫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?
- A. 忧伤
- B. 快乐
- C. 超然物外的宁静
- D. 愤怒
-
“趺坐思方寂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?
- A. 忧心忡忡
- B. 内心的宁静
- C. 疲惫不堪
- D. 无所事事
答案:
- B
- C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登高》:杜甫
- 《夜泊牛津》:李白
- 《静夜思》:李白
诗词对比:
- 贺铸的《飞鸿亭》与杜甫的《登高》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感悟,但贺铸更侧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,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。
参考资料
- 《宋词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- 贺铸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