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春望》

时间: 2025-01-19 05:44:40

莫问华簪发已斑,归心满目是青山。

独上层城倚危槛,柳营春尽马嘶闲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莫问华簪发已斑,归心满目是青山。独上层城倚危槛,柳营春尽马嘶闲。

白话文翻译:

不要问我头发已经斑白,归心似箭,眼前满是青山。我独自登上高楼,倚靠着危险的栏杆,春天的柳营已经结束,马儿在悠闲地嘶鸣。

注释:

字词注释:

  • 华簪:华丽的发簪,象征青春美丽。
  • 已斑:已变白,指年纪已大。
  • 归心:归去的心情,思乡的心情。
  • 独上层城:单独登上高楼。
  • 倚危槛:依靠在危险的栏杆上,表达一种孤独感。
  • 柳营:春天的柳树营地,象征春天。
  • 马嘶闲:马儿在悠闲地嘶叫。

典故解析: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,但“青山”常常象征着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归属感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 羊士谔,唐代诗人,生活在动荡的时代,其诗作常蕴含对人生、时局的感慨,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。其诗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,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。

创作背景: 春望写于春天,诗人身处异地,思乡之情愈发浓烈。诗中表现了对故乡青山的眷恋,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诗歌鉴赏:

《春望》是一首感情细腻的诗,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开头的“莫问华簪发已斑”,以华簪和白发相对比,突出了时光的无情,诗人已不再年轻,然而内心的归心似箭却愈发强烈。接下来的“独上层城倚危槛”,增添了孤独的氛围,诗人独自一人,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,眺望远方,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渴望。

“柳营春尽马嘶闲”则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,春天已经过去,柳树也失去了生机,诗人听到马儿的嘶鸣,感受到一种悠闲的气氛,却又深感孤独。整首诗情景交融,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,令人感慨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莫问华簪发已斑:开篇即点明诗人已年长,不再年轻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
  2. 归心满目是青山:归心似箭,眼前青山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。
  3. 独上层城倚危槛:独自一人,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,体现了孤独感。
  4. 柳营春尽马嘶闲:春天的柳树已然凋零,马儿悠闲地嘶鸣,映射诗人的心境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将“华簪”比作青春美丽,形成鲜明对比。
  • 对仗:如“归心满目”与“柳营春尽”,形成和谐的对称结构,增强了韵律感。

主题思想: 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、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感。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深刻联系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青山:象征故乡的美好与归属感。
  • 华簪:象征青春与美丽,反衬出时光的流逝。
  • 柳营:春天的象征,带来生机,却又在春尽时增加了惆怅感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人借什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?

    • A. 柳树
    • B. 青山
    • C. 马嘶
    • 答案:B
  2. “华簪发已斑”中的“华簪”象征什么?

    • A. 年轻
    • B. 老年
    • C. 美丽
    • 答案:A和C都可以
  3.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?

    • A. 悠闲
    • B. 思乡
    • C. 喜悦
    • 答案: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《静夜思》——李白
  • 《登高》——杜甫

诗词对比: 与李白的《静夜思》相比,羊士谔的《春望》更侧重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,前者更多地反映了思乡的孤独,而后者则在孤独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唐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