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》

时间: 2024-09-19 21:21:03

只共寒灯坐到明,塞鸿冲雪一声声。

乱时为客无人识,

废寺吟诗有鬼惊。

且把酒杯添志气,已将身事托公卿。

男儿仗剑酬恩在,未肯徒然过一生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
只共寒灯坐到明,
塞鸿冲雪一声声。
乱时为客无人识,
废寺吟诗有鬼惊。
且把酒杯添志气,
已将身事托公卿。
男儿仗剑酬恩在,
未肯徒然过一生。

白话文翻译:

在废弃的南陵寺中,只有我与寒灯相伴坐到天明,
外面传来塞外大雁在雪中鸣叫的声音。
在动乱时期,我作为客人却无人识得,
这废寺中吟诗,竟也惊动了鬼神。
不如再添酒杯以增志气,
我已经将身世寄托于公卿之下。
男子汉要仗剑报恩,
怎能白白度过这一生。

注释:

  • 寒灯:寒冷的灯火,指在冷清的环境中孤独地守夜。
  • 塞鸿:指塞外的大雁,象征着孤独和漂泊。
  • 鬼惊:指诗吟声惊动了神灵,表达诗意的深沉和孤寂。
  • 公卿:古代官员的称谓,借指权贵或朋友。
  • 仗剑:指用剑行侠报恩,强调男子汉的豪情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
杜荀鹤,字子美,唐代诗人,以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。他的诗歌多描写人生感悟,抒发胸中豪情。生活在动乱时期,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。

创作背景:

此诗作于战乱时期,杜荀鹤寄情于南陵废寺,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中展现了他对英雄豪杰的向往,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。

诗歌鉴赏:

杜荀鹤的《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》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,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首句“只共寒灯坐到明”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孤独而静谧的场景,寒灯的陪伴不仅暗示了环境的冷清,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。而“塞鸿冲雪一声声”,则通过大雁的鸣叫传达出一种身处异乡的凄凉感,仿佛在诉说着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能为力。

中间两句“乱时为客无人识,废寺吟诗有鬼惊”,更是直击心灵,表达了在动乱时期,身为客人的他被世人所忽视的孤独感,以及在废弃寺庙中吟诗时,连鬼神都为之惊动的深沉感慨。后半部分的“且把酒杯添志气”,则转向了自我激励,表明尽管身处困境,仍要振作精神,借酒浇愁,提升士气。最后“男儿仗剑酬恩在,未肯徒然过一生”,彰显了他对男性气概的认同,强调要为理想而奋斗,绝不愿意虚度此生,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斗志。

整首诗以深邃的意境、丰富的情感和豪放的气概,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,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,足以引发读者的共鸣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只共寒灯坐到明:描绘了诗人与寒灯相伴,暗示孤独与寂寞。
  2. 塞鸿冲雪一声声:大雁在雪中飞过,鸣叫声带来一种孤寂的感觉。
  3. 乱时为客无人识:动乱时期,作为外乡人无处可归,孤立无援。
  4. 废寺吟诗有鬼惊:在废弃的寺庙中吟诗,诗声竟惊动了鬼神,表现出诗歌的力量。
  5. 且把酒杯添志气:鼓励自己借酒提升士气,表达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
  6. 已将身事托公卿:将自身的命运寄托于有权势的人,表现出对前途的依赖。
  7. 男儿仗剑酬恩在:强调男子汉应当用剑报答恩情,体现出英雄气概。
  8. 未肯徒然过一生:表明不愿意虚度光阴,要为理想而奋斗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对仗:如“只共寒灯”与“塞鸿冲雪”,形成对称的结构,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。
  • 拟人:将“鬼”拟人化,使得诗歌意境更为深邃。
  • 象征:寒灯、大雁象征孤独与漂泊,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状态。

主题思想:

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乱时代的孤独感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,强调了要勇敢追求理想,不愿意虚度光阴,展现了一种豪迈的英雄情怀与责任感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寒灯:象征孤独与寂静。
  • 塞鸿:象征漂泊与思乡的情感。
  • 废寺:象征过往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,反映社会动荡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? A. 白居易
    B. 杜荀鹤
    C. 李白
    D. 王维

  2. 诗中提到的“寒灯”象征什么? A. 温暖
    B. 孤独
    C. 喜悦
    D. 繁华

  3. “男儿仗剑酬恩在”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? A. 对爱情的追求
    B. 对理想的追求
    C. 对时局的无奈
    D. 对家庭的思念

答案:

  1. B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  • 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
诗词对比:

  • 杜甫《春望》:同样描写战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,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。
  • 李白《将进酒》:强调人生短暂,积极向上的态度,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唐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诗词鉴赏与解析》
  • 《唐代诗人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