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赠元上人》

时间: 2024-09-19 21:21:02

多少僧中僧行高,偈成流落遍僧抄。

经窗月静滩声到,

石径人稀藓色交。

垂露竹粘蝉落壳,窣云松载鹤栖巢。

煮茶童子闲胜我,犹得依时把磬敲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赠元上人
作者: 杜荀鹤 〔唐代〕

多少僧中僧行高,
偈成流落遍僧抄。
经窗月静滩声到,
石径人稀藓色交。
垂露竹粘蝉落壳,
窣云松载鹤栖巢。
煮茶童子闲胜我,
犹得依时把磬敲。

白话文翻译: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元上人的敬仰之情。诗中提到,在僧侣中,真正行高德重的僧人是少数的,偈语流传广泛,遍布寺庙。夜深月明,静谧的经窗前,滩声传来,石径上人迹稀少,青苔覆盖。露珠顺竹滑落,蝉蜕壳落在竹子上,松树下云影飘荡,鹤在其中栖息。煮茶的童子悠然自得,甚至比我还要闲适,依时敲响磬声。

注释:

  • 僧中僧行高:指在僧侣中,品行高尚的人少之又少。
  • :佛教的诗歌,通常用于表达教义。
  • 经窗:寺庙中读经的窗户。
  • 滩声:水流声。
  • 藓色交:青苔的颜色与石头的色彩交融,意指环境的宁静。
  • 垂露竹粘蝉落壳:露水在竹子上滑落,蝉的蜕壳粘在竹上,描绘自然景象。
  • 窣云松载鹤栖巢:松树上栖息着鹤,描绘一种自然和谐的景象。
  • 依时把磬敲:指童子按时敲响磬声,引出寺庙的日常生活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
杜荀鹤,唐代诗人,字子美,号白云,生于唐玄宗时期。他以诗歌和禅宗思想为主,作品常表现出清幽的自然情景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杜荀鹤的诗风清新脱俗,常常流露出对高僧的敬仰与对自然的赞美。

创作背景:

《赠元上人》是杜荀鹤在参访元上人时所作,元上人是一位著名的高僧,诗中流露出对其高尚品德的钦佩,同时也反映出唐代佛教盛行的社会背景。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寺庙环境和高僧的淡泊生活。诗的开头以“多少僧中僧行高”点明主题,突出真正的高僧如同凤求凰,稀有而珍贵。接着,通过“偈成流落遍僧抄”引入了宗教文化的传承,显示出僧侣们对佛教教义的传播与坚守。

诗中自然景物的描绘,如“经窗月静滩声到”和“石径人稀藓色交”,在一幅宁静的画面中,展现出一种深邃的禅意,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,让人心灵得到净化。后两联通过“垂露竹粘蝉落壳”和“窣云松载鹤栖巢”描绘了自然的生机,表现出生命的轮回与和谐。

最后一联“煮茶童子闲胜我,犹得依时把磬敲”则引出一种生活的哲学,尽管身为诗人,仍不能与那份悠闲自得的态度相抗衡。整体上,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、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高僧的品德和自然的和谐美,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• 多少僧中僧行高:在众多僧侣中,真正品行高尚的人是很少的。
  • 偈成流落遍僧抄:高僧的偈语广泛流传,成为大家学习的对象。
  • 经窗月静滩声到:在静谧的月光下,水流声透过经窗传来,营造出宁静的氛围。
  • 石径人稀藓色交:石小路上人迹稀少,青苔与石头的颜色交融,显示出自然的和谐与宁静。
  • 垂露竹粘蝉落壳:露水顺竹滑落,蝉的蜕壳粘在竹上,暗示生命的轮回。
  • 窣云松载鹤栖巢:松树下的云影和栖息的鹤,描绘出一种和谐、自由的自然景象。
  • 煮茶童子闲胜我:煮茶的童子悠闲自得,甚至比我还要轻松。
  • 犹得依时把磬敲:他能按时敲响磬声,显示出一种从容和规律的生活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诗中通过“高僧”比喻品德高尚的人物。
  • 拟人:如“垂露竹粘蝉落壳”,赋予自然事物以生命。
  • 对仗: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
主题思想:

这首诗的主题围绕尊敬高僧和对自然生活的赞美,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,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:代表佛教文化和高尚品德。
  • :象征宗教的智慧与教义的传承。
  • 月、滩声:表现宁静与和谐。
  • 竹、蝉:象征自然的生机与轮回。
  • 松、鹤:代表自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提到“多少僧中僧行高”,这句话的意思是: a) 所有僧侣都很高尚
    b) 只有少数僧侣品行高尚
    c) 僧侣的数量很多
    d) 僧侣没有品德

  2. 诗中提到的“偈”指的是什么? a) 一种饮品
    b) 佛教的诗歌
    c) 一种乐器
    d) 一种花

  3.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情感? a) 忧伤
    b) 悠闲自得
    c) 愤怒
    d) 孤独

答案:

  1. b) 只有少数僧侣品行高尚
  2. b) 佛教的诗歌
  3. b) 悠闲自得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《赠李白》:王昌龄
  • 《静夜思》:李白

诗词对比:

  • 《赠元上人》与《静夜思》: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,但杜荀鹤的诗更侧重于对高僧的敬仰和精神追求,而李白的诗则强调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唐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》
  • 《杜荀鹤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