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王太史张比部同登翠微阁
作者:王延陵 〔明代〕
石磴千盘转,山楼百尺余。
窗虚云自入,春暖柳将舒。
玉斝浮金液,雕栏俯碧虚。
叨陪太史宴,辞赋愧璠玙。
白话文翻译:
千曲的石阶蜿蜒而上,山楼高耸入云。
窗户虚掩,云彩自行飘入,春天温暖,柳树开始舒展。
玉制的酒杯漂浮在金色的酒液中,雕刻的栏杆俯瞰着碧蓝的天空。
我有幸陪伴太史一同宴饮,然而我的辞章却愧疚于璠玙之美。
注释:
字词注释:
- 石磴:石阶,山路。
- 百尺余:高出百尺以上。
- 窗虚:窗户开着,虚掩着。
- 玉斝:玉制的酒杯。
- 金液:金色的酒。
- 雕栏:雕刻精美的栏杆。
- 叨:有幸、承蒙。
- 璠玙:璠玙是美玉,指代诗文的美妙。
典故解析:
- 太史:指古代负责掌管历史和天文的官职,常用来代指有名望的文人。
- 璠玙:典出《诗经》,形容文采的美好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王延陵,明代诗人,字君成,号延陵,出生于书香门第,擅长诗词,作品多为游山玩水和抒怀,风格清新脱俗,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。
创作背景: 本诗写于春天,作者与张比部(张岱)一起游览翠微阁,借景抒情,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及与友人共饮的愉悦,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不及友人的谦逊之情。
诗歌鉴赏:
《王太史张比部同登翠微阁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友谊的诗作。诗中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翠微阁的美丽景致。开篇以“石磴千盘转”引入,给人一种蜿蜒曲折的感觉,接着“山楼百尺余”,则将读者的视线带到高耸入云的山楼,形成一种空间上的高度感。
“窗虚云自入,春暖柳将舒”一句,描绘了春日的温暖,带来了生机与希望,给人以惬意的感觉。接下来的“玉斝浮金液,雕栏俯碧虚”,则通过对酒与栏杆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,仿佛可以感受到酒香四溢,令人陶醉。
最后两句“叨陪太史宴,辞赋愧璠玙”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比部的敬仰与自谦。整体而言,诗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,更通过友情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自我反省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石磴千盘转:千条曲折的石阶,形象地表现出登山的艰辛。
- 山楼百尺余:山楼的高度,突显出环境的壮观。
- 窗虚云自入:窗户半开,云彩自然地飘入,生动地表现春天的气息。
- 春暖柳将舒:春天的温暖使柳树开始发芽,象征着生机。
- 玉斝浮金液:玉制酒杯中盛着金色的液体,富贵而优雅。
- 雕栏俯碧虚:雕刻的栏杆俯视着碧蓝的天空,体现出一种高远的境界。
- 叨陪太史宴:我有幸能够和太史一同宴饮,表达了作者的谦卑。
- 辞赋愧璠玙:自己的才华与友人相比感到愧疚,流露出对文才的追求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通过“玉斝浮金液”形象地描绘了酒的珍贵。
- 对仗:如“石磴千盘转,山楼百尺余”,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张比部的敬仰,同时流露出诗人自谦的情怀,体现了文人之间的友情与对文才的追求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石磴: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曲折。
- 春暖柳: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。
- 玉斝:象征着高雅与富贵。
- 雕栏:象征着文人的审美情趣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的“石磴”指的是什么? A. 石阶
B. 石桥
C. 石墙 -
“玉斝浮金液”中的“玉斝”指的是什么? A. 酒杯
B. 碗
C. 瓶 -
诗人对友人张比部的情感是什么? A. 羡慕与敬仰
B. 嫉妒
C. 无所谓
答案:
- A
- A
- A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《登高》
- 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诗词对比:
-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与王延陵的这首诗同样描绘自然景色,但王维更加侧重于孤独与内心的宁静,而王延陵则强调友谊与自我反省。两者在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上形成对比,展现了不同的文人情怀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明清诗词选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赏析》
以上内容为《王太史张比部同登翠微阁》的详细解析,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