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花犯念奴》
时间: 2025-01-20 01:16:35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花犯念奴
作者: 杨慎 〔明代〕
云軿不辗地,仙居多丽谯。
湖海念年龙卧,锦涟清霅苕。
甫里笔床茶灶,山阴楸枰方罫,
香籀记昏朝。醉乡无畔岸,
北斗挹天瓢。楼中人,谁是伴,有松乔。
灵文绿帙,齐物与逍遥。
肯念草玄寂寞,暂遣喜公缩地,
风御蓦琅霄。阑干凭到景,共和晓仙谣。
白话文翻译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仙境,云车轻轻地滑过大地,仙居的楼阁很多,湖面和海面上回想着往年龙飞的身影,波光粼粼的锦绣涟漪伴随着清澈的水草。诗人回忆自己的书房,那里有茶灶和书桌,山阴的地方有棋盘。香气缭绕,仿佛在记录着昏暗的晨夕,醉人的乡村没有尽头,北斗星如天上的水瓢倾洒着光芒。楼中有人,谁会成为我的伴侣呢,只有那松树高耸入云。灵动的文字如同绿帙般珍贵,万物齐全而安逸。是否能想着那份草木的寂寞,暂时让喜悦的公子缩短距离,风轻轻地驾驭着那遥远的云霄。依靠着栏杆眺望美景,共同唱和那清晨的仙谣。
注释
- 云軿:云中的车,指仙车。
- 丽谯:美丽的楼阁。
- 锦涟:波光粼粼的水面。
- 香籀:香气,指香烟或芬芳。
- 北斗:北斗星,象征着星空和方向。
- 松乔:松树高大挺拔的样子。
- 齐物:所有事物都处于和谐状态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杨慎(1488-1559),字用修,号止庵,明代诗人、文学家,曾任翰林院编修。他的诗风笔力雄健,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。杨慎在诗词创作上追求精致,擅长运用典故和修辞,作品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。
创作背景
《花犯念奴》创作于明代,社会动荡与权臣专权的背景下,诗人借助对仙境的描绘,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。
诗歌鉴赏
《花犯念奴》通过精致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,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。诗中描绘的仙境和自然景象,透露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追求。云车轻盈,楼阁美丽,湖海悠然,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。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,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、时间的流逝,以及生命的意义。
诗歌中不仅有对美好景象的赞美,还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反思。诗人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中,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。同时,诗中对于伴侣的思索,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孤独。
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自己的感受交织,杨慎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表达。这首诗不仅在字句上流畅优美,更在情感上引发深思,显示了杨慎作为明代文学家的深厚底蕴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云軿不辗地:云车不着地,象征着轻灵与飘逸。
- 仙居多丽谯:仙居的楼阁很多,反映出理想世界的美好。
- 湖海念年龙卧:湖海共忆往年,传达出对往事的缅怀。
- 锦涟清霅苕:波光粼粼的水面,描绘出自然的生动。
- 甫里笔床茶灶:书房的细节,表现出诗人的生活情趣。
- 醉乡无畔岸:醉乡没有尽头,暗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- 北斗挹天瓢:北斗星如水瓢,表现宇宙的浩瀚。
- 楼中人,谁是伴:思索伴侣,反映内心的孤独。
- 灵文绿帙:珍贵的文字,象征文化的积淀。
- 肯念草玄寂寞:想起草木的寂寞,感受到生命的孤独。
- 暂遣喜公缩地:让喜悦的公子靠近,表达对友情的渴望。
- 风御蓦琅霄:风轻轻地引导着,表现了理想的自由。
- 阑干凭到景,共和晓仙谣:依靠栏杆,欣赏风景,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如“北斗挹天瓢”,将北斗比作水瓢,形象生动。
- 拟人:如“风御蓦琅霄”,赋予风以动作,使意境更为鲜活。
- 对仗:如“香籀记昏朝”,形成了平衡的格局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通过描绘仙境,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思考。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,探索生命的意义,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云车:象征着飘逸与理想。
- 仙居:理想的生活环境,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- 湖海:自然的庞大与深邃,代表着时间的流逝。
- 北斗:象征着方向与希望,给予人们指引。
- 松乔:高大挺拔的松树,代表着坚韧与孤独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诗中提到“云车”象征什么?
A. 现实生活
B. 理想生活
C. 旅行
D. 工作 -
诗人对谁的思考表现了孤独感?
A. 自己
B. 自然
C. 伴侣
D. 朋友 -
“北斗挹天瓢”中的“北斗”象征什么?
A. 财富
B. 指引
C. 美丽
D. 时间
答案
- B. 理想生活
- C. 伴侣
- B. 指引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李白的《庐山谣》:同样表现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- 苏轼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:探讨历史与人生的感慨。
诗词对比
- 杨慎《花犯念奴》与李白《庐山谣》:两者均描绘自然,但杨慎更注重内心感受,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丽。
- 杨慎与杜甫的风格对比:杨慎诗中有更多的理想化描绘,而杜甫则常表现对现实的关怀与思考。
参考资料
- 《明代文学与文化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杨慎诗词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