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莲塘霁望》
时间: 2025-01-19 21:36:03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新秋菡萏发红英,
向晚风飘满郡馨。
万叠水纹罗乍展,
一双鸂鶒绣初成。
采莲女散吴歌阕,
拾翠人归楚雨晴。
远岸牧童吹短笛,
蓼花深处信牛行。
白话文翻译:
在初秋时节,荷花开始绽放出红色的花朵,
傍晚的微风吹拂,香气弥漫整个县城。
水面上波光粼粼,层层叠叠,好似绫罗初展,
一对鸳鸯在水中嬉戏,犹如精美的刺绣初成。
采莲的姑娘们唱着吴地的歌,
拾翠的女子在楚地的雨中归来,阳光明媚。
远处的牧童在岸边吹着短笛,
而在蓼花深处,牛儿悠闲地行走。
注释:
- 菡萏:指荷花。
- 发红英:开出红色的花。
- 郡馨:县城的香气。
- 万叠水纹:形容水面波纹层层叠叠。
- 鸂鶒:一种水鸟,常成双成对,象征爱情。
- 吴歌:指吴地的民歌,富有地方特色。
- 拾翠:指采摘绿叶或绿色的植物。
- 楚雨晴:形容楚地的雨后天气晴朗。
- 牧童:指放牛的少年。
- 信牛行:意指牛儿悠闲地在水边行走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刘兼,生于唐代,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。其诗风清新自然,擅长描绘水乡风光及田园生活,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。刘兼的诗作常常蕴含浓厚的地方色彩,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。
创作背景:
《莲塘霁望》创作于秋季,正值荷花盛开的时节,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,表达了对秋日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。此时正是农村丰收的季节,诗中融入了对田园生活的细腻观察,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。
诗歌鉴赏:
《莲塘霁望》是一首描绘秋日荷塘美景的诗作。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自然的富饶与生机。开篇以“新秋菡萏发红英”引入,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,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。接下来的“向晚风飘满郡馨”,不仅描绘了香气的四散,更增添了一抹诗意,使人感受到秋风的柔和与馨香。
全诗以水为主线,展现了水面的波纹和水鸟的嬉戏,通过“万叠水纹罗乍展,一双鸂鶒绣初成”这一句,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,将水面波光与刺绣相结合,形成了美丽而生动的画面。同时,诗中穿插着人们的生活场景,如采莲女的歌唱、拾翠人的归来,这些都让整首诗更具生活气息和人情味,仿佛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。
最后两句“远岸牧童吹短笛,蓼花深处信牛行”,则将视角拉回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,牧童的笛声和牛儿的悠闲行走,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田园风光画。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、对生活的感悟,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眷恋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新秋菡萏发红英:秋天来临,荷花盛开,象征着丰收与美好。
- 向晚风飘满郡馨:傍晚时分,微风拂过,荷花的香气弥漫四周,创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。
- 万叠水纹罗乍展:水面上波纹层层叠叠,如绫罗般展开,描绘了水的灵动。
- 一双鸂鶒绣初成:水中一对鸳鸯嬉戏,像精美的刺绣,象征着爱情的美好。
- 采莲女散吴歌阕:采莲的姑娘们在唱着地方民歌,展现了生活的欢乐。
- 拾翠人归楚雨晴:拾翠的女子在雨后归来,描绘了生活的恬静与美好。
- 远岸牧童吹短笛:牧童在远处吹奏短笛,增添了田园的悠闲气息。
- 蓼花深处信牛行:牛儿在蓼花深处悠然自得,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万叠水纹罗乍展”,将水面波纹比作绫罗,增加了诗歌的美感。
- 拟人:水中的鸳鸯被赋予了情感,体现了爱情的美好。
- 对仗: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,如“采莲女散吴歌阕,拾翠人归楚雨晴”,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,表达了对秋日荷塘的赞美,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,传递出一种宁静、和谐的生活情感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荷花:象征着纯洁、美丽。
- 水:象征着灵动与生命,表现了自然的生机。
- 鸳鸯:象征着爱情和幸福。
- 牧童与牛: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。
- 秋天:象征着成熟与丰收。
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菡萏”指的是什么? A. 荷花
B. 菊花
C. 桃花 -
诗中提到的“采莲女”是在做什么? A. 采摘荷花
B. 采摘果实
C. 钓鱼 -
诗中描绘的“远岸牧童”在做什么? A. 吹短笛
B. 放羊
C. 采花
答案:
- A
- A
- A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白《将进酒》
- 杜甫《春望》
- 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诗词对比:
与同样描绘自然景色的李白《静夜思》相比,刘兼的《莲塘霁望》更侧重于水乡的生活气息,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,而李白则在夜晚的孤独中表现对故乡的思念,虽然主题不同,但同样流露出对自然的深情。
粗略解读:
《莲塘霁望》注重描绘自然美景与乡村生活的和谐,而《静夜思》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,二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,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。
参考资料: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古诗词解析》
- 《唐代诗人及其作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