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春燕》
时间: 2025-01-19 19:20:36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春燕
作者: 刘兼 〔唐代〕
多时窗外语呢喃,只要佳人卷绣帘。
大厦已成须庆贺,高门频入莫憎嫌。
花间舞蝶和香趁,江畔春泥带雨衔。
栖息数年情已厚,营巢争肯傍他檐。
白话文翻译:
窗外的燕子时常呢喃,只要佳人卷起绣帘。大厦已然建成,的确该庆贺一番;高门频繁进出,不要互相憎嫌。花间蝴蝶舞动,伴着花香而来;江边春泥带着雨水,也在轻轻承载。栖息了数年,情感已然深厚,营巢时怎肯依偎到他人的屋檐下呢?
注释:
- 呢喃:轻声细语,像是窃窃私语。
- 卷绣帘:卷起绣花的帘子,暗示佳人现身。
- 高门:指高贵人家的门庭。
- 憎嫌:厌恶、嫌弃。
- 舞蝶:飞舞的蝴蝶,象征春天的生机。
- 春泥:春天的泥土,象征生机与滋养。
- 檐:屋檐,指房屋的边缘部分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刘兼,唐代诗人,生平事迹较少,但其作品多描绘春日景象,情感细腻,风格清新自然。
创作背景:
这首诗可能是刘兼在某个春日的午后所作,描绘了春燕归来的场景与人们的生活情态,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诗歌鉴赏:
《春燕》是一首描绘春天生机与人情的古诗,诗中通过燕子的归来,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诗的开头用“呢喃”描绘出一种清新的氛围,窗外的燕子在轻声细语,显得生机勃勃,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。接着,诗人将视线转向“佳人”,暗示着爱情的美好与温馨,恰如这春日的暖阳。
“大厦已成须庆贺,高门频入莫憎嫌。”这两句不仅展示了春天的到来,也隐含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,提醒人们在庆贺新生的同时,不应心存嫌隙。接下来,诗人描述了花间舞蝶的景象,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活力,令人心醉神迷。
最后两句展现了燕子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,栖息多年,燕子不愿轻易离去,表现了对家园的眷恋。这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,更是对生活中情感的珍视,传达出一种人们对温暖家庭和谐美满生活的向往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,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际关系的温暖,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关怀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多时窗外语呢喃:窗外的燕子常常在轻声细语,暗示春天的来临和生活的宁静。
- 只要佳人卷绣帘:只要佳人轻轻卷起绣花帘子,生动地描绘了佳人出现在阳光下的美丽。
- 大厦已成须庆贺:大厦已经建成,意味着生活的新的开始,值得庆祝。
- 高门频入莫憎嫌:高门常有人来往,提醒人们不要心生嫌隙,保持和谐。
- 花间舞蝶和香趁: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,伴随着花香,展现了春天的生机。
- 江畔春泥带雨衔:江边的春泥,带着雨水,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季。
- 栖息数年情已厚:燕子在此栖息多年,感情已经深厚。
- 营巢争肯傍他檐:燕子已不愿依附他檐,象征对家的依恋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燕子的回归比作春天的到来,表现了春日生机。
- 拟人:将燕子的行为赋予人类情感,增加情感的共鸣。
- 对仗: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修辞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围绕春天的到来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开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,强调了家庭、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春燕:象征春天的来临与新生,代表温暖与希望。
- 佳人:象征爱情与美好,体现生活中的温情。
- 花与蝶: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春天的繁华。
- 高门:象征身份与地位,暗示社会关系的复杂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的“窗外语呢喃”主要是指什么? A. 窗外的风声
B. 窗外的燕子
C. 窗外的雨声
D. 窗外的人声 -
“栖息数年情已厚”意味着什么? A. 燕子飞走了
B. 燕子与人之间的感情深厚
C. 燕子只在春天出现
D. 燕子不愿意离开
答案: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王维的《鸟鸣涧》
- 杜甫的《春望》
诗词对比:
- 《春燕》与《鸟鸣涧》:两者均描绘了春天的生机,前者侧重于人情与自然的和谐,后者则关注自然景观与宁静氛围的结合。
- 《春燕》与《春望》:均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人们的情感,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,后者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诗人的忧虑。
参考资料: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》
- 《唐代诗人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