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吕氏假山》

时间: 2025-01-04 11:13:20

鲸牙鲲鬣相摩捽,巨灵戏撮天凹突。

旧山风老狂云根,重湖冻脱秋波骨。

我来谓怪非得真,醉揭碧海瞰蛟窟。

不然禹鼎魑魅形,神颠鬼胁相撑挟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吕氏假山
作者: 王令 〔宋代〕

鲸牙鲲鬣相摩捽,
巨灵戏撮天凹突。
旧山风老狂云根,
重湖冻脱秋波骨。
我来谓怪非得真,
醉揭碧海瞰蛟窟。
不然禹鼎魑魅形,
神颠鬼胁相撑挟。


白话文翻译:

鲸鱼的牙齿和大鱼的鬣相互摩擦,
巨大的灵物在天边嬉戏,
旧日的山风依旧狂舞,云根交错,
重重的湖水冻得如同秋波的骨骼。
我来这里说这奇景并非真实,
醉意中揭开碧海,遥望蛟龙的洞穴。
否则这些不过是禹的鼎与魑魅的形象,
神明与鬼魅相互支撑、相互依附。


注释:

字词注释:

  1. 鲸牙鲲鬣:鲸鱼的牙齿与鲲的鬣(鱼鳍)相摩擦。
  2. 巨灵:指巨大的灵物或神灵。
  3. 狂云根:指狂风与云的根基,形容风云变化无常。
  4. 重湖:形容湖水非常深重。
  5. 醉揭碧海:醉意中揭开碧海,意指在迷醉中观察海洋的奥秘。
  6. 禹鼎:传说中大禹用来治理水患的鼎。
  7. 魑魅:传说中的鬼怪,形容世间的神秘与恐惧。

典故解析:

  • 禹鼎:大禹治水的传说,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。
  • 蛟窟:传说中蛟龙的巢穴,象征着神秘与未知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王令,字仲明,号阮溪,宋代诗人,以咏物抒怀著称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、意境深远,常常在自然中寻找人生哲理。

创作背景:
《吕氏假山》创作于王令游览假山时,诗人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,借以表达他对自然奇观的思考以及对人世间神鬼传说的反思。


诗歌鉴赏:

《吕氏假山》是一首充满幻想与神秘的诗作。王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展示了他对宇宙和生命的感悟。开头两句,鲸牙和鲲鬣的摩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,暗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奇妙。接着,诗人转向对旧山、狂风与湖水的描写,表现出一种渺小与敬畏的感觉。在此基础上,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种醉意中的超然状态,仿佛在探索一个不可知的世界。

在诗的后半部分,王令以“我来谓怪非得真”引入了对现实与幻想的反思,表明了即使在醉意中看到的景象也未必是真实的。在对自然的欣赏中,诗人同时也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无力与渺小。最后一句提到的“神颠鬼胁”,则将这一主题推向了高潮,探讨了人类与自然、神灵与鬼怪之间的复杂关系。

整首诗以独特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,展示了王令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,令读者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,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。
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鲸牙鲲鬣相摩捽:用鲸的牙齿与鲲的鱼鳍比喻自然中的巨大力量。
  2. 巨灵戏撮天凹突:描绘神灵在天空中玩耍,体现自然的变化。
  3. 旧山风老狂云根:表明自然景象的持久与狂野。
  4. 重湖冻脱秋波骨:湖水深重且如同秋天的波浪,形象生动。
  5. 我来谓怪非得真:表达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怀疑。
  6. 醉揭碧海瞰蛟窟:在醉意中探索海的深处,体现探索精神。
  7. 不然禹鼎魑魅形:暗示自然中的神秘力量与人类的无力感。
  8. 神颠鬼胁相撑挟:神灵与鬼怪的关系,象征人类的脆弱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用鲸牙与鲲鬣比喻自然的力量。
  • 拟人:巨灵在空中嬉戏,赋予自然以生命。
  • 对仗:诗句之间结构对称,增强韵律感。

主题思想: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探讨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,同时反思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,表达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。
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1. 鲸牙:象征着自然的力量。
  2. 鲲鬣:代表神秘与无边的海洋。
  3. 巨灵:隐喻自然中的神秘力量。
  4. 蛟窟:象征着未知与探索的欲望。
  5. 禹鼎:传承古代人对自然的理解与敬畏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鲸牙”是指什么? A. 鱼的鳍
    B. 鲸鱼的牙齿
    C. 山的形状

  2. “醉揭碧海瞰蛟窟”中的“蛟窟”指的是什么? A. 鱼的巢穴
    B. 神秘的洞穴
    C. 一种植物

  3. 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? A. 生命的无常
    B. 对自然的探索与敬畏
    C.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

答案:

  1. B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《庐山谣》 by 李白
  • 《夜泊牛渚怀古》 by 李白

诗词对比:

  • 王令的《吕氏假山》与李白的《庐山谣》,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。
  • 王令的作品更加注重幻想与哲理思考,而李白则更直接表达对自然的崇拜与向往。

参考资料:

推荐书目:

  1. 《宋诗三百首》
  2. 《古代诗词鉴赏》
  3. 《王令诗集》
  4. 《中国古代文学史》

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,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《吕氏假山》的诗意与情感基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