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因忆灊楼读书之乐呈介甫》
时间: 2025-01-14 12:57:48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忆昨灊楼幸久留,
乾坤谈罢论睢鸠。
它时已恨相从少,此日能忘共学不。
南去溪山随梦断,北来身世若云浮。
行藏愿与君同道,只恐蹉跎我独羞。
白话文翻译
我记得昨天在灊楼上留得很久,
与君谈论天地,讨论睢鸠的故事。
过去常常怨恨我们相聚的时光太少,如今却能忘记一切,专心学习。
南方的溪山随梦而断,北方的身世如浮云般漂浮。
我希望与你共同追寻理想之路,只怕在岁月的流逝中,我会感到羞愧。
注释
字词注释
- 灊楼:指古代的一个书楼,可能象征着读书和文化交流的地方。
- 睢鸠:一种鸟,古代文人常用来比喻孤独或无奈的情感。
- 相从:指相聚、交往。
- 蹉跎:指时间的流逝或岁月的无情。
典故解析
- 睢鸠:此鸟在《诗经》中多次出现,常用来象征孤独或失意的心情。作者借此表达人生中的孤独感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王令,宋代诗人,字子文,号君山。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、意境深远著称,常以描写山水、人情、哲理为主题。
创作背景
本诗创作于王令在灊楼读书期间,表达了他对友人与书本知识的追求,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。诗中充满人文情怀,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生活和理想的思考。
诗歌鉴赏
这首诗以“忆昨”为开篇,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,情感真挚,充满了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中“乾坤谈罢论睢鸠”一句,呈现了作者与友人深入的思想交流,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共鸣。接下来的“它时已恨相从少”,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惋惜,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珍稀相聚。
在面对人生的浮沉时,王令以“南去溪山随梦断,北来身世若云浮”来表现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,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。最后以“行藏愿与君同道,只恐蹉跎我独羞”结尾,表达了对友谊的向往与对自我追求的渴望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哲理思考,传达出一种对知识、友谊和人生的深刻理解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忆昨灊楼幸久留:回忆昨天在灊楼上长时间的停留,表现了作者对那段时光的珍惜。
- 乾坤谈罢论睢鸠:在天地之间畅谈,讨论睢鸠,暗示作者与友人思想交流的深度。
- 它时已恨相从少:过去相聚的时间少,表达了对友人相聚时光的惋惜。
- 此日能忘共学不:今天能够忘记其他事情,专心于学习。
- 南去溪山随梦断:南方的溪山如同梦一样消逝,暗示现实的无常。
- 北来身世若云浮:北方的身世如浮云般漂浮,表现了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。
- 行藏愿与君同道:希望与友人共同追寻理想的道路。
- 只恐蹉跎我独羞:担心自己在岁月的流逝中感到羞愧,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反思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将身世比作浮云,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浮。
- 对仗:诗中多处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以友谊、学习为主线,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人生理想的追求,表现出一种对知识渴望与人际关系珍惜的情感基调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灊楼:象征文化与知识的交流场所。
- 睢鸠:象征孤独与无奈,反映作者内心的情感。
- 溪山:代表自然景色,寓意人生的变化与无常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诗中提到的“灊楼”代表什么?
A. 书楼
B. 酒楼
C. 商楼
D. 亭子 -
诗中“南去溪山随梦断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?
A. 失落
B. 喜悦
C. 惊讶
D. 愤怒 -
“行藏愿与君同道”中的“同道”指什么?
A. 一起旅行
B. 一起学习
C. 一起追求理想
D. 一起工作
答案:
- A
- A
- C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- 苏轼《赤壁赋》
诗词对比
王令的诗歌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,均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。但王令更侧重于与友人之间的学问交流,而李清照则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。
参考资料
推荐书目
- 《宋诗三百首》
- 《古诗词鉴赏》
- 《王令诗文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