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龙吟(李词)》
时间: 2025-01-01 15:57:28意思解释
水龙吟(李词)
作者: 赵长卿 〔宋代〕
类型: 古诗词
原文展示:
苇绡开得仙花,就中最有佳人似。
香肌胜雪,千般揉缚,禁他风雨。
缟夜精神,繁春标致,忍教孤负。
怅潘郎去后,河阳满县,知他是谁为主。
多谢文章吏部。遇衔杯不曾轻许。
应知这底,无言情绪,难为分付。
吹遍春风,耀残明月,总伤心处。
待闲亭夜永,游人散后,作飞仙去。
白话文翻译:
这芦苇绡开得像仙花般美丽,其中最像的就是那佳人。
她的肌肤比雪还要洁白,千般的柔情都被风雨所禁锢。
在这皓白的夜晚,春天的美丽标志着她的绝貌,
我忍不住想要辜负她。
自从潘郎离去后,河阳满县,我又是谁的主宰?
十分感谢文书吏部的关照,饮酒时不曾轻许诺言。
你应当知道,这些无言的情感,实在难以表白。
春风吹遍,明月虽残,总是让我心伤。
待到夜深人静,游人都散去,我便化作飞仙。
注释:
- 苇绡:一种轻薄的纱,象征柔美。
- 香肌胜雪:形容女子肌肤如雪般洁白。
- 潘郎:指潘江,古代诗词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。
- 河阳:地名,诗中暗指思念的地方。
- 飞仙:指神仙或超脱世俗的存在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赵长卿,宋代词人,因其词作细腻、情感丰富而著称。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。
创作背景: 此词创作于宋代,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精神与情感的高度融合,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和美的执着追求。
诗歌鉴赏:
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绝色佳人的形象,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,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美感。开头以“苇绡开得仙花”引入,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仙气的美丽场景中,佳人如花般娇美,令人怜爱。接着通过“香肌胜雪”和“千般揉缚”进一步深化了对佳人形象的描绘,展现了她的柔弱与脆弱。整首词在表现对美的赞叹的同时,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,尤其是“怅潘郎去后”的感叹,表现了对离去的恋人的思念和遗憾。
在修辞手法上,此词运用了比喻、拟人等手法,使得情感更加鲜活,意象更加生动。通过对春风、明月的描绘,词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美,更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,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。整首词在欢愉中透出一种孤独的悲凉,值得细细品味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“苇绡开得仙花,就中最有佳人似”:以芦苇绡开花比喻佳人的美丽。
- “香肌胜雪,千般揉缚,禁他风雨”:对佳人的肌肤和情感的细腻描写。
- “怅潘郎去后,河阳满县,知他是谁为主”: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与孤独。
- “多谢文章吏部”:感激文人的关怀,含蓄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- “应知这底,无言情绪,难为分付”:无奈的感情难以言表。
- “吹遍春风,耀残明月,总伤心处”: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共鸣。
- “待闲亭夜永,游人散后,作飞仙去”:渴望超脱于世俗的心情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用“仙花”比喻佳人的美。
- 拟人:赋予自然界元素以情感,增强情感表现。
- 对仗:如“香肌胜雪,千般揉缚”,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 这首词通过对美人和自然的描绘,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、孤独与美好事物的珍惜,反映了人们在美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和无奈。
意象分析:
- 佳人:象征美与爱情。
- 春风、明月:代表自然的美好,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。
- 飞仙:象征自由与超脱,表达了内心对世俗的逃避愿望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赵长卿的《水龙吟》主要描绘的是哪种情感?
- A. 喜悦
- B. 思念
- C. 愤怒
- D. 无聊
-
诗中“香肌胜雪”主要是用来形容什么?
- A. 佳人的美丽
- B. 自然的景色
- C. 生活的艰辛
- D. 思念的痛苦
-
“怅潘郎去后”中的潘郎代表什么?
- A. 一位历史人物
- B. 诗人的朋友
- C. 佳人的爱人
- D. 自然的象征
答案:
- B
- A
- C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:同样抒发对爱情的思念。
- 辛弃疾的《青玉案·东风夜放花千树》: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。
诗词对比:
- 赵长卿的《水龙吟》与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在表现爱情主题上有相似之处,但赵长卿更注重于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,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于个人内心的细腻感受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宋词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》
- 《中国文学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