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瑞鹤仙·败荷擎沼面》
时间: 2024-12-29 19:54:37意思解释
瑞鹤仙·败荷擎沼面
原文展示
败荷擎沼面,红叶舞林梢,光阴何速。
碧天静如水,金风透帘幕,露清蝉伏。
追思往事,念当年悲伤宋玉。
渐危楼向晚,魂销处倚遍阑干曲。
凝目。一霎微雨,塞鸿声断,酒病相续。
无情赏处,金井梧,东篱菊。
渐兰桡归去,银蟾满夜,水村烟渡怎宿。
负伊家万愁千恨,甚时是足。
白话文翻译
败落的荷叶撑起了水面,红叶在林梢起舞,光阴真是飞逝。
碧蓝的天空静如水,金风透过窗帘,露水清澈,蝉儿静伏。
追忆往事,想起当年宋玉的悲伤。
渐渐地,危楼在黄昏中显得孤独,我的灵魂在栏杆上徘徊。
凝视着,忽然一阵细雨,鸿雁的哀鸣断绝,酒醉的病痛接连而至。
无情的赏景之处,金井边的梧桐,东篱的菊花。
渐渐地,兰舟归去,银色的月亮照满夜空,水村烟雾缭绕,夜里如何能安睡?
承受着她家中的万般愁苦和千种恨意,究竟何时才能解脱?
注释
- 败荷:指枯萎的荷叶,象征着衰败和时光的流逝。
- 擎沼面:荷叶撑起水面,形象生动,描绘出湖面的景象。
- 金风:秋天的风,带有清爽的气息。
- 宋玉: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诗人,因其悲情而著称。
- 危楼:指高楼,暗示着孤独和无助。
- 兰桡:指兰舟,象征归去和淡淡的忧伤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赵长卿,宋代词人,以其清丽的词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。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的追思,风格独特,情感真挚。
创作背景
《瑞鹤仙·败荷擎沼面》创作于赵长卿的晚年,可能在他面对人生的变迁与衰老时,感慨时光流逝,触发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。
诗歌鉴赏
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索。开篇“败荷擎沼面”以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面,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。接着,诗人回忆起昔日的悲伤,提到“宋玉”,以此引出对过往的感慨与思念。随着景色的变化,诗的情感也逐渐升华,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。
“渐危楼向晚,魂销处倚遍阑干曲”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孤寂,诗人在栏杆旁驻足,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心灵的孤独。最后几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,展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思考,表达出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感。
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,既有秋天的自然景象,又有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,体现了诗人对时间、生命、爱情的深刻思考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败荷擎沼面:描写秋天的景象,荷叶凋零,象征时光流逝。
- 红叶舞林梢:红叶在树梢上飘舞,增添了秋天的色彩。
- 光阴何速:感叹时光飞逝。
- 碧天静如水:天空清澈,意境宁静。
- 金风透帘幕:秋风透过窗帘,带来凉意。
- 露清蝉伏:露水透明,蝉静伏,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。
- 追思往事:回忆往事,情感开始涌动。
- 念当年悲伤宋玉:提及宋玉,表达对往昔的思念与惆怅。
- 渐危楼向晚:夕阳西下,楼阁显得更加孤独。
- 魂销处倚遍阑干曲:诗人倚靠栏杆,感受到灵魂的消散。
- 凝目:专注凝视,感情愈发深厚。
- 一霎微雨:突如其来的细雨,象征心情的变化。
- 塞鸿声断:鸿雁的叫声断绝,暗示孤独。
- 酒病相续:因酒而生的病痛,反映内心的无奈。
- 无情赏处:无情的风景,增加了诗的凄凉感。
- 金井梧,东篱菊:描写赏景的地点,营造出一种孤独的美。
- 渐兰桡归去:兰舟逐渐归去,象征离别。
- 银蟾满夜:明月高悬,夜色愈发浓厚。
- 水村烟渡怎宿:水乡的烟雾缭绕,诗人愁苦无处安宁。
- 负伊家万愁千恨:承受着心中的忧愁与恨意。
- 甚时是足:何时才是解脱的时候?
修辞手法
- 比喻:如“败荷”比喻生命的衰退。
- 拟人:如“红叶舞”赋予叶子以生命。
- 对仗:如“金风透帘幕,露清蝉伏”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,表达了孤独、无奈与渴望解脱的复杂情感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败荷:象征衰老与失去美好。
- 红叶:象征生命的短暂与变幻。
- 金风:象征秋天的到来,带有一丝凉意。
- 危楼:象征孤独和无助。
- 兰舟:象征归去与离别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“败荷擎沼面”意指: A. 荷叶美丽
B. 荷叶衰败
C. 荷叶丰盛
D. 荷叶稀少 -
诗中提到的“宋玉”是指: A. 一位历史人物
B. 一位现代诗人
C. 一位画家
D. 一位音乐家 -
诗中“金风透帘幕”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? A. 悲伤
B. 宁静
C. 热闹
D. 寂寞
答案:
- B
- A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:同样抒发对过往的思念与感伤。
- 晏殊《蝶恋花》:描绘秋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。
诗词对比
- 《秋夕》 by 杜甫:同样描绘秋天的意象,但更侧重于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- 《月夜忆舍弟》 by杜甫:表达对亲人的思念,与赵长卿的思乡情感形成呼应。
参考资料
- 《宋词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- 《古典诗词流派与风格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