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环翠轩 李东阳 〔明代〕 幽人旧住秣陵庄,石径岩扉閟草堂。 空雾湿衣春冉冉,野禽啼树月苍苍。 老于江海遨游倦,閒觉山林兴味长。 莫向东华更东去,马头尘土又斜阳。
白话文翻译:
全诗翻译: 隐士曾经居住在秣陵的庄园,石径和岩扉掩映着草堂。春天的雾气湿润了衣裳,野鸟在树间啼叫,月光苍茫。年老后对江海的遨游感到疲倦,闲暇时觉得山林的兴味更加长久。不要向东华再往东去,马头上的尘土和斜阳又是一番景象。
注释: 字词注释:
- 幽人:隐士。
- 秣陵:古代地名,今南京。
- 石径岩扉:石头小路和岩石门扉。
- 閟:关闭,掩藏。
- 春冉冉:春天缓缓而来。
- 月苍苍:月光苍茫。
- 老于江海:年老时对江海的遨游。
- 閒觉:闲暇时觉得。
- 东华:指东华门,古代宫城门。
典故解析:
- 无明显典故。
诗词背景: 作者介绍: 李东阳(1447-1516),明代文学家、政治家,字宾之,号西涯,江西南昌人。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,多写山水田园之景,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创作背景: 这首诗描绘了隐士在秣陵庄园的生活,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。
诗歌鉴赏: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在秣陵庄园的生活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“空雾湿衣春冉冉,野禽啼树月苍苍”一句,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雾气和野鸟的啼叫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。后两句“老于江海遨游倦,閒觉山林兴味长”,则表达了诗人对江海遨游的疲倦和对山林生活的长久兴味,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。
诗词解析: 逐句解析:
- 幽人旧住秣陵庄,石径岩扉閟草堂。
- 描绘隐士曾经居住的秣陵庄园,石径和岩扉掩映着草堂,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。
- 空雾湿衣春冉冉,野禽啼树月苍苍。
- 春天的雾气湿润了衣裳,野鸟在树间啼叫,月光苍茫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。
- 老于江海遨游倦,閒觉山林兴味长。
- 年老后对江海的遨游感到疲倦,闲暇时觉得山林的兴味更加长久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- 莫向东华更东去,马头尘土又斜阳。
- 不要向东华再往东去,马头上的尘土和斜阳又是一番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“空雾湿衣春冉冉”中的“空雾湿衣”比喻春天的雾气湿润了衣裳。
- 拟人:“野禽啼树月苍苍”中的“野禽啼树”赋予野鸟以人的行为,增强了诗意。
- 对仗:“老于江海遨游倦,閒觉山林兴味长”中的“老于江海”与“閒觉山林”形成对仗,增强了诗的节奏感。
主题思想: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厌倦。
意象分析: 意象词汇:
- 空雾:春天的雾气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。
- 野禽:野鸟,增添了自然的生机。
- 月苍苍:月光苍茫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。
互动学习: 诗词测试:
- 诗中的“幽人”指的是什么? A. 隐士 B. 诗人 C. 官员 D. 商人
- “空雾湿衣春冉冉”中的“空雾”比喻什么? A. 春天的雾气 B. 秋天的雾气 C. 冬天的雾气 D. 夏天的雾气
- “老于江海遨游倦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? A. 对江海遨游的喜爱 B. 对江海遨游的疲倦 C. 对山林生活的喜爱 D. 对山林生活的疲倦
答案:1. A 2. A 3.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 相关作品推荐:
-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: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。
- 陶渊明的《归园田居》: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诗词对比:
-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与李东阳的《环翠轩》: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,而李东阳的诗则更加注重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。
参考资料: 推荐书目:
- 《明诗别裁集》: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,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。
- 《古代诗歌鉴赏辞典》: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