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寄和愚得谢先生韵二首 其一》
时间: 2025-01-17 10:52:11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楼高未许俗人来,坐看风江雪浪颓。不受苦吟嘲饭颗,偶传新赋出天台。听馀百鸟惟闻凤,阅尽千花始见梅。远道寿公无一物,愿将碧海注金杯。
白话文翻译:
高楼耸立,不允许凡俗之人攀登,我静坐于此,观赏着风卷江面,雪浪翻滚的壮丽景象。我不受那些苦吟诗人的嘲笑,偶尔有新作从天台传来。在众多鸟鸣中,我只听闻凤凰的鸣声,遍览千花后,才见到梅花的独特。远道而来,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献给您,只愿将这如碧海的深情注入金杯之中。
注释:
- 楼高未许俗人来:形容楼阁高耸,非一般人可以到达,象征着诗人的高洁不群。
- 风江雪浪颓:描绘江面上风卷雪浪的壮阔景象。
- 不受苦吟嘲饭颗:不受那些苦吟诗人的嘲笑,饭颗可能指琐碎之事。
- 偶传新赋出天台:偶尔有新作从天台传来,天台象征着高远和神秘。
- 听馀百鸟惟闻凤:在众多鸟鸣中,只听闻凤凰的鸣声,凤凰象征着高贵和吉祥。
- 阅尽千花始见梅:遍览千花后,才见到梅花的独特,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。
- 远道寿公无一物:远道而来,没有礼物可以献给您,寿公指受诗者。
- 愿将碧海注金杯:愿将这如碧海的深情注入金杯之中,表达深厚的敬意和祝福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李东阳(1447-1516),明代文学家、政治家,字宾之,号西涯,湖广茶陵(今属湖南)人。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、意境深远著称,对后世影响颇大。此诗是李东阳寄给友人谢愚得的和韵之作,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。
创作背景: 此诗是李东阳在特定情境下,为了表达对友人谢愚得的敬意和祝福而创作的。诗中通过高楼的意象、风江雪浪的描绘、凤凰与梅花的象征,以及对友人的深情表达,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通过高楼的意象、风江雪浪的描绘、凤凰与梅花的象征,以及对友人的深情表达,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。诗中“楼高未许俗人来”一句,既表达了诗人高洁不群的品格,也暗示了与友人之间的超凡脱俗的交往。“听馀百鸟惟闻凤,阅尽千花始见梅”两句,通过凤凰与梅花的象征,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。最后两句“远道寿公无一物,愿将碧海注金杯”,则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敬意,将深厚的情感比作碧海,注入金杯之中,寓意深远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楼高未许俗人来:高楼耸立,不允许凡俗之人攀登,象征着诗人的高洁不群。
- 坐看风江雪浪颓:静坐于此,观赏着风卷江面,雪浪翻滚的壮丽景象,展现了诗人的超然境界。
- 不受苦吟嘲饭颗:不受那些苦吟诗人的嘲笑,表达了诗人对琐碎之事的超然态度。
- 偶传新赋出天台:偶尔有新作从天台传来,天台象征着高远和神秘,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。
- 听馀百鸟惟闻凤:在众多鸟鸣中,只听闻凤凰的鸣声,凤凰象征着高贵和吉祥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。
- 阅尽千花始见梅:遍览千花后,才见到梅花的独特,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。
- 远道寿公无一物:远道而来,没有礼物可以献给您,寿公指受诗者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。
- 愿将碧海注金杯:愿将这如碧海的深情注入金杯之中,表达深厚的敬意和祝福,寓意深远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愿将碧海注金杯”,将深厚的情感比作碧海,注入金杯之中,寓意深远。
- 象征:如凤凰与梅花的象征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。
- 对仗:如“听馀百鸟惟闻凤,阅尽千花始见梅”,通过对仗,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。
主题思想:
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,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。通过高楼的意象、风江雪浪的描绘、凤凰与梅花的象征,以及对友人的深情表达,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。
意象分析:
- 高楼:象征着诗人的高洁不群。
- 风江雪浪: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,展现了诗人的超然境界。
- 凤凰:象征着高贵和吉祥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。
- 梅花:象征着坚韧和高洁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楼高未许俗人来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品格? A. 平凡 B. 高洁不群 C. 世俗 D. 超然
-
诗中“听馀百鸟惟闻凤”一句,凤凰象征着什么? A. 平凡 B. 高贵和吉祥 C. 世俗 D. 超然
-
诗中“愿将碧海注金杯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? A. 平凡 B. 高洁不群 C. 深厚的敬意和祝福 D. 超然
答案:1. B 2. B 3. C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白《赠汪伦》: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。
- 杜甫《春望》: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。
诗词对比:
- 李白《赠汪伦》与李东阳《寄和愚得谢先生韵二首 其一》: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,但李白的《赠汪伦》更加直接和热烈,而李东阳的《寄和愚得谢先生韵二首 其一》则更加含蓄和深远。
参考资料:
- 《李东阳诗集》
- 《中国古代文学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