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实体平心待和味。
庶羞百品多为贵。
或鼎或鼒宣九沸。
楚桂胡盐芼芳卉。
加笾列俎雕且蔚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表达了对美食的追求与品味,强调了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待人接物。虽然美味佳肴众多,但不应以数量为贵。诗中提到的器物如鼎和鼒,都是古代烹饪用具,象征着精致的烹调。楚地的桂树、胡椒、盐、以及芳香的花卉,都是美食的调料和配料。最后提到用笾(盛食物的器具)和俎(切肉的案板)来盛放烹饪好的美食,显示出一种盛宴的场景。
注释:
字词注释:
- 实体:实际的事物,强调真实可感的存在。
- 平心待和味:平和的心态对待和品味美食。
- 庶羞:希望能克制自己的欲望。
- 鼎、鼒:古代烹饪器具,鼎用于炖煮,鼒多用于蒸。
- 楚桂:指楚地的桂树,象征着香气。
- 胡盐:胡椒和盐等调味品。
- 芼芳卉:指香草花卉,增添菜肴的风味。
- 加笾列俎:将食物放在盛器和案板上,准备享用。
典故解析:
本诗中的“鼎”和“鼒”均为古代烹饪的象征,反映了古人对饮食文化的重视。此外,楚地因其丰富的物产而闻名,桂树和调味品则是文化和生活品质的体现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沈约(441年-513年),字景仁,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,擅长诗词,尤其以五言诗和乐府而著称。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。
创作背景:
在南北朝时期,社会动荡,士人逐渐将目光转向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追求。沈约在诗中通过描写美食,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寻,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一部分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从平心待物的态度入手,表达了对美食的享受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。诗中提到的各种食材与器具,不仅展示了古代饮食文化的丰富性,更体现了作者对美食的独特见解。通过“实体平心待和味”,沈约强调了饮食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,更是生活艺术的一部分。正如诗中所言,真正的美味在于心境的和谐与平和,而非单纯的繁华与奢侈。
从诗的修辞上看,沈约善用对仗和意象,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。比如“或鼎或鼒”便是通过对仗的形式,展示了不同的烹饪方式,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。此外,诗中提到的“楚桂、胡盐、芼芳卉”,不仅是具体的食材,也象征着一种追求精致生活的态度。
整首诗在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雅致之感,既有对物质生活的追求,也有对精神世界的思考,展现了沈约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细腻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实体平心待和味:强调用真实的心态来欣赏和品味美食。
- 庶羞百品多为贵:提醒人们不要贪图数量的繁多,而忽视了对美味的真正理解。
- 或鼎或鼒宣九沸:用鼎和鼒烹饪,象征着烹饪的艺术与热情。
- 楚桂胡盐芼芳卉:描绘了楚地丰富的调料,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多样性。
- 加笾列俎雕且蔚:用器具盛放食物,显示出一种准备享受美食的场景。
修辞手法:
- 对仗:如“或鼎或鼒”,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。
- 意象:通过具体的食材和器具,传达了对美食的热爱。
- 象征:食材和器具不仅是物质的展现,也是文化与生活态度的象征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倡导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,强调对美食的欣赏与内心的和谐。通过对美食的描绘,沈约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精神享受的追求,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实体:代表真实的生活。
- 鼎、鼒:象征精致的烹饪工艺。
- 楚桂、胡盐:表达美味的调料与丰盛的饮食文化。
- 笾、俎:盛放食物的器具,体现了对饮食的重视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的“鼎”与“鼒”是用来做什么的?
A. 饮水 B. 烹饪 C. 装饰 -
“实体平心待和味”中“平心”指的是什么?
A. 不浮躁 B. 贪婪 C. 忙碌 -
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?
A. 追求数量 B. 欣赏精致 C. 忽视生活
答案:
- B
- A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静夜思》李白
- 《饮酒》陶渊明
诗词对比:
李白的《静夜思》与沈约的《需雅》,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,但前者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,而后者则聚焦于饮食文化。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上各有特色,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南北朝诗人研究》
- 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》
- 《沈约诗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