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一席眠还坐,蛙噪萤飞夜未央。
僮仆舟人空寂寂,隔帘微月入中仓。
白话文翻译:
在这一席上我既卧又坐,青蛙叫声和萤火虫飞舞,夜色未央。
仆人和船夫都显得格外寂静,透过帘子,微弱的月光洒进了船舱。
注释:
- 席:席子,这里指睡觉的地方。
- 蛙噪:青蛙叫声,表现夜晚的生动景象。
- 萤:萤火虫,常用来描绘夏夜的情景。
- 夜未央:夜还没有结束,暗示时间的流逝。
- 僮仆:仆人或随身侍候的人。
- 舟人:船上的人,通常是船夫。
- 隔帘:帘子隔开,表示空间的隐秘。
- 微月:微弱的月光。
- 中仓:船舱的中间部分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欧阳詹,唐代诗人,生平不详,但他在诗歌创作上有一定的影响力。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,风格清新自然,情感细腻。
创作背景:
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静谧的夜晚,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生活场景,表达了对寂静和自然的感悟。诗中通过对比繁忙的日常与静谧的夜晚,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诗歌鉴赏:
《宿建溪中宵即事》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。诗人在夜晚的静谧中,既有卧床休息的舒适,也有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。开头的“一席眠还坐”表现了诗人既疲惫又难以入睡的状态,而后面的“蛙噪萤飞夜未央”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,展现了夜晚的生机和活力。
在这首诗中,诗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尤为关键。诗人并没有被夜的寂静所孤立,反而通过青蛙的叫声和萤火虫的闪烁,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共鸣。而“僮仆舟人空寂寂”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,诗人在船上独处的状态,与外界的生命活动形成鲜明对照,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,这种孤独不仅仅是身体上的,也是心灵上的。
最后一句“隔帘微月入中仓”,则是诗人对静谧夜晚的一种温柔描绘,微月的光辉透过帘子,照亮了船舱,仿佛是在给诗人的孤独增添一丝温暖。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,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夜晚,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内心情感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“一席眠还坐”:诗人形容自己在夜晚的状态,既想要休息,又因思绪繁杂而难以入眠。
- “蛙噪萤飞夜未央”:描绘了夜晚生动的景象,青蛙的叫声和萤火虫的舞动,表现出自然界的活力与美丽。
- “僮仆舟人空寂寂”:描写周围的仆人和舟人都显得孤寂,突显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宁静。
- “隔帘微月入中仓”:微弱的月光透过帘子洒入船舱,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宁静的氛围。
修辞手法:
- 对比:诗中通过夜的宁静与周围生命的活力形成鲜明对比,突显诗人的孤独。
- 意象:青蛙、萤火虫、月光等意象相互交织,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夜晚图景,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。
- 拟人:青蛙的噪声与萤火虫的飞舞,赋予自然以生命的特征,使其更具生动性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孤独感,反映了在宁静的环境中对生活的深思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青蛙:象征生命的活力,夜晚的声音。
- 萤火虫:代表夜色中的微光,带来温暖与希望。
- 月光:象征宁静与思考,照亮诗人的孤独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蛙噪萤飞”描绘了什么样的夜晚景象?
- A. 寂静无声
- B. 生机勃勃
- C. 风雨交加
-
“隔帘微月入中仓”中“微月”指的是什么?
- A. 明亮的月光
- B. 微弱的月光
- C. 隐藏的月光
-
诗人的感受是?
- A. 热闹
- B. 孤独
- C. 快乐
答案: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王维的《鹿柴》
- 李白的《夜泊牛渚怀古》
诗词对比:
- 比较欧阳詹的这首《宿建溪中宵即事》与王维的《鹿柴》,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,表现出宁静的夜晚,但王维的诗更强调对自然的哲理思考,而欧阳詹则更关注夜晚的生动细节。
参考资料: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唐代诗人研究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