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句》

时间: 2025-01-01 15:05:13

啼猿非有恨,行客自多悲。

不知吹者意,何似听人心。

横琴遮远洞,举手出高峰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啼猿非有恨,行客自多悲。
不知吹者意,何似听人心。
横琴遮远洞,举手出高峰。

白话文翻译:

这首诗表达了猿啼并不是因为有怨恨,而是行人本身就感到悲伤。谁知道演奏者的心意呢?与其说是听到琴声,不如说是听到人的心声。琴声在远远的山洞中回荡,手一举就能触及高峰。

注释:

  • 啼猿:指猿猴的啼叫,常用来形容悲伤的情绪。
  • 行客:指旅途中的人,寓意孤独和离别之感。
  • 不知吹者意:演奏者的意图不为人所知。
  • 横琴:横放的琴,象征着音乐的存在。
  • 远洞:远处的山洞,暗示着孤寂和遥远。
  • 高峰:高山的顶端,象征着理想和追求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
欧阳詹,字君贞,号澄湖,宋代诗人,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。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,抒发个人情感,往往蕴含哲理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
创作背景:

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际,正值孤独与思乡情切的时刻。诗中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,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。

诗歌鉴赏:

欧阳詹的这首《句》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。诗的首句“啼猿非有恨,行客自多悲”将猿的啼叫与旅人的悲伤相联系,暗示了自然界的声音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共鸣。猿的啼声是自然的表现,而行客的悲伤则是内心的感受,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,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。

接着,诗人通过“不知吹者意,何似听人心”的转折,引发读者对于音乐与情感的思考。音乐的演奏者(吹者)虽然有其意图,但听者所感受到的可能是更深层的情感共鸣。这种情感的传递,使得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表现,更是心灵的对话,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理解。

最后两句“横琴遮远洞,举手出高峰”则通过意象的转换,描绘了诗人追求理想与远方的渴望。横琴的存在仿佛在拂动着高峰的气息,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碰撞。这种意象的运用,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升华,给人以深思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啼猿非有恨:表面上是猿猴的叫声,实则暗示自然界的声音不如人类情感深刻。
  2. 行客自多悲:旅人因离别而感到悲伤,强调人类情感的复杂。
  3. 不知吹者意:演奏者的心意难以捉摸,代表艺术的主观性。
  4. 何似听人心:强调听者的感受,比起演奏者的意图更为重要。
  5. 横琴遮远洞:琴声从远洞传来,象征着音乐的无边和悠远。
  6. 举手出高峰:象征着追求和向往,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将猿的啼叫比作人类的悲伤,生动形象。
  • 拟人:赋予音乐以情感,使其成为人类情感的载体。
  • 对仗:首尾两句形成呼应,增强诗的节奏感。

主题思想:

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心的互动,表达了对于孤独、思乡与追求的深刻理解,传递出一种既孤独又向上的情感基调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:象征孤独与哀伤。
  • 行客:代表游子,寓意离别与思念。
  • :象征艺术与情感的表达。
  • 高峰:象征追求与理想的高远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啼猿”象征什么?

    • A. 孤独
    • B. 快乐
    • C. 友谊
  2. “行客自多悲”中的“行客”指的是谁?

    • A. 旅人
    • B. 猿
    • C. 演奏者
  3. 诗中“横琴遮远洞”表达了什么意象?

    • A. 近距离
    • B. 音乐的悠远
    • C. 归乡的希望

答案

  1. A
  2. A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
  • 李白的《夜泊牛津》

诗词对比:

  • 诗人李白在《夜泊牛津》中也表现了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,但更加侧重于豪情壮志和对理想的追求。相较之下,欧阳詹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,展现了对内心深处的探讨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宋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》
  •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著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