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
将归谢公郡,喜见阮家儿。
但对月和水,那能酒似池。
衰形疑镜照,葆鬓怯霜吹。
宿雁不堪托,乡人知未知。
白话文翻译
我即将归去谢公所在的郡,喜见阮家的儿子。
只是面对这明月和水,哪里能比得上酒如池水般丰盈呢?
我的衰老形象似乎在镜中浮现,白发让我忌惮霜风的吹拂。
宿雁无法寄托,故乡的人是否还认得我?
注释
字词注释
- 谢公郡:指谢安所居住的地方,意指归乡。
- 阮家儿:指阮籍的后代,表示对旧友的怀念。
- 酒似池:形容酒的丰盈,犹如池水般充盈。
- 宿雁:指过冬的雁,象征归宿与思乡的情感。
- 乡人:指故乡的人们,表现对故乡的眷恋。
典故解析
- 谢公:谢安,东晋名士,诗中提及他的郡名,表达对故乡的思念。
- 阮籍:古诗中提到的著名文学家,象征对旧友的怀念和感慨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梅尧臣(1002-1060),字子云,号月汀,晚号白云山人,宋代著名诗人。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、情感真挚著称,尤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。
创作背景
该诗作于梅尧臣归乡时,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、对好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衰老的感慨。此时,梅尧臣正处于人生的中晚期,面临着岁月流逝的无奈。
诗歌鉴赏
《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》是一首抒情诗,诗中通过描写月亮和水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怀念。首句“将归谢公郡”直接引入了归乡的主题,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之情。随后的“喜见阮家儿”,体现了对旧友的思念,暗含着人生中的孤独与无奈。
“但对月和水,那能酒似池”,更是将月水与酒进行比较,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。月亮和水的静谧中,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惆怅,似乎在感叹酒的丰盈不如人情的温暖。接下来的“衰形疑镜照,葆鬓怯霜吹”,则是对自己老态的无奈,映照出岁月的无情,而“宿雁不堪托”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,蕴含着对故乡的深切挂念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意象的结合,展示了梅尧臣对归乡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哲学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将归谢公郡:点明归乡的主题,谢公郡代表着故乡。
- 喜见阮家儿: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喜悦与牵挂。
- 但对月和水,那能酒似池:借月水之景抒发感慨,酒的丰盈对比显出孤独。
- 衰形疑镜照:反映自身衰老,内心的无奈与忧伤。
- 葆鬓怯霜吹:描绘白发的凋零,象征时间的流逝。
- 宿雁不堪托:用宿雁象征归宿的期望与失落。
- 乡人知未知:对故乡人的情感深厚与陌生感的交织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如“酒似池”,通过比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。
- 拟人:如“宿雁不堪托”,让自然景象赋予了情感。
- 对仗:表现出诗的工整与韵律,增强了艺术效果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歌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、对友人的怀念,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,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与深厚的人文关怀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月:象征孤独与思念,常与故乡相联系。
- 水:象征平静与流逝,借以表现时间的无情。
- 酒:寓意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交往的愉悦。
- 宿雁:象征归宿与故乡,表达对家的渴望。
- 霜:象征岁月的流逝与衰老的无奈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诗中提到的“谢公郡”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?
- A. 谢安
- B. 阮籍
- C. 李白
- D. 杜甫
-
诗中“酒似池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?
- A. 喜悦
- B. 孤独
- C. 失落
- D. 愤怒
-
“衰形疑镜照”中的“镜”指的是?
- A. 现实
- B. 时间
- C. 自我
- D. 记忆
答案:
- A
- B
- C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苏轼《水调歌头》
- 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诗词对比
梅尧臣的《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》与王维的《送元二使安西》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关怀,但梅尧臣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,而王维则以自然景色为背景,展现一种更宽广的哲思。
参考资料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宋代诗人研究》
- 《梅尧臣诗词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