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尝荼𧃲酒》

时间: 2025-01-01 15:47:11

月中露下摘荼糜,泻酒银瓶花倒垂。

若要花香薰酒骨,莫教玉醴湿琼肌。

一杯堕我无何有,百罚知君亦不辞。

敕赐深之能几许,野人时复一中之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月中露下摘荼糜,泻酒银瓶花倒垂。
若要花香薰酒骨,莫教玉醴湿琼肌。
一杯堕我无何有,百罚知君亦不辞。
敕赐深之能几许,野人时复一中之。

白话文翻译:

在月光下,我在露水中采摘荼糜花,倾倒酒液的银瓶,花儿垂下了头。
如果想要花香熏染酒的滋味,就不要让美酒弄湿了娇嫩的肌肤。
这一杯酒对我来说无所谓,百罚之中我也愿意承担。
皇帝的恩赐又能有多少呢?我这个野人偶尔也能品味其中的乐趣。

注释:

  • 荼糜:一种野生花卉,通常用于酿酒或作为香料。
  • 泻酒:倾倒酒液。
  • 银瓶:用来盛酒的容器,形容精致。
  • 玉醴:指美酒,形容酒的色泽和味道。
  • 琼肌:比喻美丽的肌肤。
  • 敕赐:皇帝的恩赐。
  • 野人:指远离世俗的隐士或乡人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杨万里(1127-1206),字廷秀,号诚斋,南宋著名诗人,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。其诗风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,常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悟。

创作背景: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,当时社会动荡不安,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,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。诗中提到的饮酒和花香,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诗歌鉴赏:

杨万里的《尝荼?酒》是一首以自然为背景,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。全诗通过描绘在月光下采摘荼糜花的场景,展现了一种优雅而宁静的生活。第一句以“月中露下”开篇,既描绘了夜晚的清幽,又为后面的饮酒活动设定了氛围。

从“若要花香薰酒骨”一句来看,诗人对酒的理解超越了单纯的饮用,酒与花香的结合,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和谐。诗人提醒自己和读者,享受美酒时要注意适度,避免让美酒沾染了娇嫩的肌肤,隐喻着对生活的珍惜与节制。

最后两句则引发深思,诗人似乎在自问,皇帝的赐予究竟有多少意义?反而那些简单的快乐,才更值得珍惜。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,也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,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

  • 月中露下摘荼糜:在月光和露水的照耀下,采摘荼糜花,营造出一种清美的意境。
  • 泻酒银瓶花倒垂:倾倒酒液,花儿随之垂下,暗示酒的芬芳与花的美丽相融合。
  • 若要花香薰酒骨:若想要花香融入酒中,强调了香气与酒的关系。
  • 莫教玉醴湿琼肌:劝诫自己要保持节制,不要让美酒弄湿娇嫩的肌肤。
  • 一杯堕我无何有:一杯酒对我来说无所谓,表现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。
  • 百罚知君亦不辞:即使受到百般惩罚,我也愿意承担,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坚定。
  • 敕赐深之能几许:皇帝的赐予又能有多少,反映了对权贵生活的反思。
  • 野人时复一中之:作为野人,偶尔也能品味生活中的快乐,强调了自然与简单生活的美好。

修辞手法

  • 比喻:将酒比作“玉醴”,形象生动地描绘酒的美好。
  • 对仗:如“月中露下”和“泻酒银瓶”,形成和谐的音律。
  • 拟人:花倒垂,赋予了花以人的情感。

主题思想: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饮酒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、对世俗的淡然,以及对简单快乐的追求。

意象分析:

  • 月光:象征明亮与清纯,营造出宁静的氛围。
  • 露水:象征纯洁与新鲜,暗示自然的美好。
  • 荼糜花:象征生活的芬芳与美丽。
  • :象征享乐与生活的乐趣,同时也提醒节制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荼糜”指的是: A. 一种水果
    B. 一种花卉
    C. 一种饮料
    D. 一种草药

  2. 诗中“玉醴”指的是: A. 美酒
    B. 美食
    C. 美丽
    D. 美德

  3. 诗人对待皇帝的赐予态度是: A. 非常珍惜
    B. 无所谓
    C. 感到压力
    D. 乐于接受

答案

  1. B
  2. A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李白的《月下独酌》
  • 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

诗词对比: 杨万里的《尝荼?酒》和李白的《月下独酌》都涉及月光和酒的意象,但前者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,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与豪情。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明显的差异,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宋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杨万里诗文集》
  •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