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当年下沔鄂,回首几秋风。
景物浑如昨,千帆落照中。
白话文翻译:
当年我从沔水和鄂地出发,回首往事已经有好几个秋天过去了。
眼前的景物仿佛仍如昨日一般,千帆在夕阳的映照下渐渐消逝。
注释:
- 沔鄂:沔,指沔水,流经今天的湖北省;鄂,指鄂地,即湖北地区。
- 回首:回头看,回忆。
- 秋风:秋季的风,象征时间的流逝。
- 景物:指周围的自然景观。
- 浑如昨:完全像昨天一样,形容记忆的鲜明。
- 千帆:形容许多船只,象征离去、流逝。
- 落照:夕阳的余晖,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。
典故解析:
此诗反映了陆游对过去经历的追忆与感慨。在他的一生中,经历了许多风雨沧桑,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的背景下,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受。诗中的“千帆落照”意象,常常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过往的事物,给人以深思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陆游(1125年-1210年),字务观,号放翁,浙江绍兴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爱国者,以其深厚的文学才华和对国家的忠诚而闻名。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,经历了家国破碎的痛苦,因此他的诗作常常渗透着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创作背景:
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,正值他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阶段。在经历了许多战争与变故后,他对过往的情感显得愈加深厚。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。
诗歌鉴赏:
《物外杂题八首 其二》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。诗的开头“当年下沔鄂”,简单的一句,既点明了时间,又引出了一段往事的回忆。诗人通过回首往事,带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。接下来的“回首几秋风”,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轮回结合在一起,增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感。
“景物浑如昨”描绘出诗人对往昔景物的深刻记忆,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止,昔日的种种依旧历历在目。最后一句“千帆落照中”则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情感,夕阳下的千帆,既象征着无数人的命运,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传达了诗人对人生、历史和时间的深刻思考,既有对过去的怀念,也有对未来的无奈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当年下沔鄂:指诗人曾经从沔水和鄂地出发,开启了人生的旅程。
- 回首几秋风:回头看,已是好几个秋天过去,暗示岁月的无情。
- 景物浑如昨:眼前的景象仿佛还是昨天,强调记忆的清晰。
- 千帆落照中:夕阳下的千帆,象征着人事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往事与“秋风”相联系,寓意时间的流逝。
- 对仗:诗句结构工整,形成美感。
- 意象:用“千帆落照”描绘景象,深化了诗的情感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通过回忆往事,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旧时光的怀念,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思,反映了作者在动荡年代的忧国之情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沔鄂:象征着过去的旅程与经历。
- 秋风: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。
- 千帆: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去的人事。
- 落照:夕阳的余晖,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过去的回忆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“当年下沔鄂”中的“沔”指的是哪个地方?
- A. 湖南
- B. 湖北
- C. 江西
- D. 浙江
-
本诗中的“千帆”象征什么?
- A. 繁华
- B. 离去
- C. 未来
- D. 友谊
-
诗中提到的“秋风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?
- A. 喜悦
- B. 思乡
- C. 时间流逝
- D. 爱情
答案:
- B. 湖北
- B. 离去
- C. 时间流逝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的《登高》
- 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- 李白的《将进酒》
诗词对比:
陆游的《物外杂题八首 其二》和杜甫的《登高》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。陆游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,而杜甫则通过个人遭遇与社会背景的结合,展现了一种更为沉重的历史感。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各具特色,反映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历史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