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檀槽一抹广陵春,
定子初开睡脸新。
却笑吃虚隋炀帝,
破家亡国为何人。
白话文翻译:
广陵的春天刚刚开始,檀槽上轻轻一抹,定子花也初次绽放,仿佛刚刚醒来的面容。而我却忍不住笑,讥讽隋炀帝的虚无,究竟是谁导致了他的家破国亡?
注释:
- 檀槽:檀木制成的槽,常用于盛放香料或用具,寓意清新高雅。
- 广陵春:指江南的春天,广陵是今江苏扬州地区,春天的美丽景象。
- 定子:指的是定子花,即“定子花”,在春天初开,象征新生。
- 隋炀帝:隋朝皇帝杨广,以奢侈和暴政著称,最终导致国家覆灭。
- 破家亡国:指的是隋炀帝的家族和国家的灭亡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李商隐(约812-858年),字义山,号玉谿生,晚唐著名诗人,擅长写情诗和咏史诗,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历史兴亡,风格婉约含蓄,常用隐喻和象征,形成独特的“李商隐风格”。
创作背景:
《定子》创作于李商隐晚年,正值隋朝灭亡的历史余晖,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,感慨历史的兴衰,反映出对隋炀帝的嘲讽和对历史轮回的思考。
诗歌鉴赏:
李商隐的《定子》是一首在春天背景下进行的咏史之作,诗中通过描写春光和花开的情景,引出对隋炀帝的批判。这首诗的意象鲜明,情感复杂。开篇通过“檀槽一抹广陵春”,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,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,仿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。然而,接下来的“定子初开睡脸新”,则把春天的美好与“睡脸新”的恬静结合起来,暗示着一种新的开始,象征着希望和生机。
而后两句中,李商隐则转向历史,提及“隋炀帝”的失败,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。诗人以轻松的口吻“却笑吃虚隋炀帝”,却又不无讽刺地揭示了他家破国亡的原因。通过对比春天的美景与隋炀帝的悲惨结局,李商隐在诗中展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无奈与思考。诗中不仅有景,更有情,既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,也引发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檀槽一抹广陵春:春天刚刚开始,檀槽上轻轻一抹,象征着春光的初现。
- 定子初开睡脸新:定子花初次开放,仿佛刚刚醒来的面容,暗示新的生机。
- 却笑吃虚隋炀帝:以轻松的口吻嘲讽隋炀帝的虚妄,揭示其奢华背后的悲惨结局。
- 破家亡国为何人:反问历史的原因,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春天的景象比作新生的面容,营造出清新明丽的意境。
- 对仗:前后句的对应使得语句富有韵律感,增强了诗的表现力。
- 反问:用反问句式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,增强了情感的深度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,反映出对美好春天的向往,以及对隋炀帝奢华而亡国命运的讽刺。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与历史的沉痛,诗人表达了对命运和历史轮回的反思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檀槽:象征高雅与清新。
- 广陵春:代表繁华与生机。
- 定子:象征新生与希望。
- 隋炀帝:代表历史的教训与反思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的“檀槽”是什么?
- A. 一种花
- B. 一种木料
- C. 一种乐器
- D. 一种食物
-
隋炀帝的命运是什么?
- A. 家破国亡
- B. 荣华富贵
- C. 长生不老
- D. 统治长久
-
诗中“定子”指的是什么?
- A. 一种树
- B. 一种花
- C. 一种乐器
- D. 一种食物
答案:
- B
- A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《春望》
- 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诗词对比:
- 李商隐 vs. 杜甫: 李商隐的诗往往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历史的结合,而杜甫的《春望》则更加关注国事和人民的苦难,展示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感基调。
参考资料: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李商隐诗集》
- 《中国古代诗歌鉴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