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无题二首》
时间: 2025-01-04 08:53:44意思解释
无题二首
作者: 李商隐 〔唐代〕
原文展示
八岁偷照镜,长眉已能画。
十岁去踏青,芙蓉作裙衩。
十二学弹筝,银甲不曾卸。
十四藏六亲,悬知犹未嫁。
十五泣春风,背面秋千下。
幽人不倦赏,秋暑贵招邀。
竹碧转怅望,池清尤寂寥。
露花终裛湿,风蝶强娇饶。
此地如携手,兼君不自聊。
白话文翻译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少女的成长过程,八岁时她偷偷照镜子,眉毛已经画得很长;十岁时去春游,芙蓉花做了她的裙子;十二岁学弹筝,身上的银甲从未卸下;十四岁时隐忍地藏起自己的感情,悬念未来是否会嫁人;十五岁时在春风中哭泣,秋千的背面洒落着她的眼泪。幽静的人在秋暑中品味着美景,竹林的青翠使他怅惘,池水的清澈更加显得寂寥。露珠湿润了花瓣,风中的蝴蝶显得格外娇媚。这地方就像携手共行,然而你我却无法交谈。
注释
- 偷照镜:指小女孩偷偷看自己,表现出她对美的好奇。
- 芙蓉:指荷花,常用作美丽的象征。
- 银甲:比喻少女的清纯,未曾卸下的装饰暗示她尚未成熟。
- 藏六亲:隐喻对亲人的情感隐忍,表现出少女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- 泣春风:春风的温柔与少女的忧伤形成对比。
- 幽人:指内心孤独的人,或许是诗人自己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李商隐(812年-858年),字义山,号蕴溪,晚唐著名诗人,因其诗作多涉及爱情与人生哲理而闻名。他的诗以词藻华丽、意境深远著称,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爱情的追求。
创作背景
此诗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,其诗中表现出对青春岁月的回忆与对世事的思考,反映了社会对女性成长与婚姻的期待以及个体内心的孤独感。
诗歌鉴赏
《无题二首》通过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一个少女从幼年到青春期的成长历程。诗中充满了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惘。开头几句以简单的生活场景为基础,展现了少女的天真与纯洁,而随之而来的情感深邃的描写则显露出一种对于成长的无奈与忧伤。特别是“藏六亲”与“泣春风”的意象,展示了少女在成长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压抑与内心的矛盾。在后半部分,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写,寄托了自己的情感,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。整首诗在轻灵的表象下,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,给人以深刻的触动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八岁偷照镜:表现了少女对自己的关注与自信。
- 长眉已能画:暗示她的美丽与初长成的意识。
- 十岁去踏青: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少女的活泼。
- 芙蓉作裙衩:使用自然元素衬托少女的纯真。
- 十二学弹筝:展示了她的才艺与内心的渴望。
- 银甲不曾卸:象征纯洁与未被世俗污染的心灵。
- 十四藏六亲:隐喻她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- 悬知犹未嫁:流露出对未来的不安与期待。
- 十五泣春风:在自然中流露出她的感伤。
- 背面秋千下:暗示暗恋与孤独的情感。
- 幽人不倦赏: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孤独的心态。
- 秋暑贵招邀:在静谧中渴望交往与理解。
- 竹碧转怅望:对人生的感悟与失落。
- 池清尤寂寥:寂寥的内心世界。
- 露花终裛湿:展示生命的脆弱与美丽。
- 风蝶强娇饶:比喻生命的悸动与短暂。
- 此地如携手,兼君不自聊:表现出对陪伴与沟通的渴望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如“银甲”象征少女的纯洁无瑕。
- 拟人:如“春风泣”,赋予自然情感。
- 对仗:如“竹碧转怅望,池清尤寂寥”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
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对青春的回忆与对成长的思考,表现了少女的内心世界与对未来的迷惘。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,引发读者对人生、爱情与孤独的深刻反思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镜子:象征自我认知与青春的美好。
- 芙蓉:象征美丽与纯洁。
- 银甲:象征青春的无邪与脆弱。
- 春风、秋千:自然与情感的结合,代表着成长的快乐与忧伤。
- 竹碧、池清:自然意象,反映内心的孤寂与思考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李商隐的《无题二首》主要描写哪个主题? A. 自然风光
B. 青春成长
C. 战争
答案:B -
诗中“银甲不曾卸”象征什么? A. 少女的清纯
B. 战斗的精神
C. 财富的象征
答案:A -
“泣春风”表达了什么情感? A. 喜悦
B. 悲伤
C. 愤怒
答案:B
相关作品推荐
- 《相见欢》(李煜):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。
- 《红楼梦诗词》(曹雪芹):描绘了女性的成长与情感世界。
诗词对比
- 《静夜思》(李白):同样通过自然表达内心情感,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与孤独。
- 《长恨歌》(白居易):同样涉及爱情与人生,但更注重于悲剧与历史。
参考资料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李商隐诗文选》
- 《李商隐与晚唐文学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