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曾共山翁把酒时,霜天白菊绕阶墀。
十年泉下无人问,九日樽前有所思。
不学汉臣栽苜蓿,空教楚客咏江蓠。
郎君官贵施行马,东阁无因再得窥。
白话文翻译:
我曾和山中的老翁在一起喝酒,那时霜降的天里,白菊花环绕在台阶旁。
十年来,埋在泉下的人无人问津,今天在九日这个节日的酒樽前,我却有许多思绪。
我不学汉朝的官员种植苜蓿,反而让楚地的客人吟咏江蓠。
你的官职贵重,骑马出行,我无缘再去东阁一窥。
注释:
- 山翁:指山中老者,象征隐士或有道之人。
- 霜天白菊:霜降的季节,白菊花盛开,象征清冷与孤寂。
- 泉下:指已经去世的人,埋在地下。
- 九日:指重阳节,古代有登高、赏菊的习俗。
- 汉臣:指汉朝的官员。
- 苜蓿:一种植物,古人用来喂马。
- 楚客:指楚地的诗人或文人。
- 江蓠:即江边的青葱植物,可能象征着思乡与离别。
- 郎君:对贵族或有地位人士的称呼。
- 东阁:指高楼,象征着高处的视野与理想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李商隐(812年-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生,晚唐著名诗人。其诗风细腻、情感丰富,于唐诗中独树一帜,以隐晦而含蓄的风格著称,常常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。
创作背景:
《九日》写于重阳节,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曾经友人的怀念。在这个象征着团圆与思念的节日,诗人则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,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。
诗歌鉴赏:
《九日》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在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。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日景象:霜天与白菊构成了一幅凄清而美丽的画面,仿佛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。接着,诗人用“十年泉下无人问”来表达对已逝友人的哀思,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重阳节本是一个庆祝的日子,但诗人在酒樽前的“有所思”却让人感受到一丝沉重。紧接着,诗人对比了汉朝官员的安逸与楚地客人的吟咏,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渴望。最后,诗人提到对方的地位与自己的无奈,表达了一种无法再重温昔日的无奈与遗憾。
整首诗通过对景、对人的描写,层层深入,展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对友谊、理想与现实的复杂情感,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,情感细腻而深沉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曾共山翁把酒时:回忆与山中老翁饮酒的时光,暗示曾有的闲适与快乐。
- 霜天白菊绕阶墀:描绘秋霜与白菊,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。
- 十年泉下无人问:感叹十年间,已逝去的友人无人问津,揭示了人世沧桑。
- 九日樽前有所思:在重阳节的酒樽前,诗人内心充满思绪,反映出对往昔的追忆。
- 不学汉臣栽苜蓿:表示自己不愿意效仿他人安逸的生活。
- 空教楚客咏江蓠:让楚地的客人吟咏江蓠,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。
- 郎君官贵施行马:提及对方的地位与权势,表现出一种自愧与无奈。
- 东阁无因再得窥:表达对再见旧友的渴望却无能为力的遗憾。
修辞手法:
- 对仗:如“山翁把酒”和“樽前有所思”,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- 比喻:白菊象征着孤寂与愁苦,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。
- 象征:重阳节象征着团圆和思念,反衬出诗人的孤独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,情感基调既有惆怅又有对理想的追求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山翁:象征隐士,代表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。
- 白菊:象征清冷与孤独,传达诗人内心的感受。
- 泉下:代表亡者,反映对逝去岁月的怀念。
- 九日:象征重阳节,寄托对团聚的渴望。
- 江蓠:可能象征着思乡与离别的情感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《九日》中的“山翁”指的是谁? A. 山中的隐士
B. 诗人自己
C. 汉朝官员
D. 楚地客人 -
“十年泉下无人问”表达了什么情感? A. 对友人的怀念
B. 对生活的满足
C. 对现实的无奈
D. 对理想的追求 -
“九日樽前有所思”中“樽前”指的是什么? A. 酒杯
B. 桌子
C. 朋友
D. 诗句
答案:
- A
- A
- A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
- 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诗词对比:
- 《月夜忆舍弟》: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无奈,情感基调相似,但更加强调了家庭的团聚。
- 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在重阳节的背景下,诗人通过景象描绘与思念表达了对兄弟的深情,体现了浓厚的亲情。
参考资料: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李商隐诗集》
- 《唐诗鉴赏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