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清明日得家书四首 其一》

时间: 2025-01-06 05:00:03

去国三年久,离家万里馀。

岂知戎马际,仍得棣华书。

金鼓震南国,松筠怀故庐。

寰区端若此,天意竟何如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去国三年久,离家万里馀。
岂知戎马际,仍得棣华书。
金鼓震南国,松筠怀故庐。
寰区端若此,天意竟何如。

白话文翻译:

我离开国家已经三年,离家更是万里之遥。
没想到在戎马交错之际,依然收到了家书。
金鼓声震动南国,松竹依然让我怀念故乡的小屋。
整个世界如此,天意究竟是怎样的呢?

注释:

  • 去国:离开祖国。
  • 戎马际:戎马,指军队,际,交际之时,指战争时期。
  • 棣华书:棣华,指家书,带有亲切的意味。
  • 金鼓:古代军队出征时的乐器,象征战争声势。
  • 松筠:松竹,象征故乡的景物,表达思乡之情。
  • 寰区:指整个世界,广阔的天地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
李纲,字仲华,号少沧,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,曾任宰相。他的诗歌多表达离愁别绪,反映国家和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连,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。

创作背景:

这首诗写于李纲在外征战期间,因战乱而离家多年。在这种背景下,他收到了来自家乡的书信,感慨万千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动荡的忧虑。

诗歌鉴赏:

《清明日得家书四首 其一》展现了李纲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乱的无奈。在这首诗中,诗人通过“去国三年久,离家万里余”开篇,直截了当地表达出自己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惆怅。随即,他以“岂知戎马际,仍得棣华书”引入家信的意外,突显出在战争频繁的背景下,来自家乡的消息如同雪中送炭,令人感动。

接下来的“金鼓震南国,松筠怀故庐”则通过对比手法,描绘出战争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。金鼓声中,南国的战事一触即发,而松竹则是他心中对故乡的寄托与向往,带有浓厚的乡愁。最后一句“寰区端若此,天意竟何如”则表现了他对命运无常的深思,既有对现实的无奈,也有对未来的茫然。

整首诗情感真挚、意象丰富,令人感受到诗人在动荡岁月中的思乡情怀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,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去国三年久:离开故国已经有三年之久,强调时间的漫长。
  2. 离家万里馀:离开家乡更是远在千里之外,表达了身在异地的孤独感。
  3. 岂知戎马际:没想到在战乱的时刻,依然能够收到家书,感到意外。
  4. 仍得棣华书:尽管身处边疆,仍然能接到寄来的家信,传递了温暖和思念。
  5. 金鼓震南国:形象描绘了战鼓声震动南方的情景,暗示战争的激烈。
  6. 松筠怀故庐:松竹的意象让人怀念故乡的小屋,表达对故乡的深情。
  7. 寰区端若此:整个世界似乎都是这样的景象,抒发了对现实的感慨。
  8. 天意竟何如:对命运的无奈与思索,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对仗:如“去国”和“离家”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  • 比喻:将家书比作温暖的阳光,照亮了孤独的心灵。
  • 排比:通过多重意象(金鼓、松筠)增强情感的表达。

主题思想:

本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乱的无奈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。诗人在战乱中仍不忘家乡,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历史责任感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棣华:象征亲情,寄托思念。
  • 金鼓:象征战争,传达紧张的情境。
  • 松筠:象征故乡的宁静,带有乡愁的意味。
  • 寰区:象征广阔的世界,反映人类命运的复杂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李纲的《清明日得家书四首 其一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? A. 乡愁
    B. 喜悦
    C. 愤怒

  2. 诗中提到的“金鼓”象征什么? A. 亲情
    B. 战争
    C. 自然

  3. 诗人在何种情况下收到家书? A. 在节日
    B. 在战争时期
    C. 在旅行中

答案:

  1. A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
  • 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
诗词对比:

  • 李白与王维的思乡诗作。李白的《静夜思》简洁而饱含情感,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思念之情,各有风格但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宋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唐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李纲诗文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