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月逐人来》

时间: 2025-01-04 13:10:58

流光如水。

芙蓉初洗。

玲珑影、镜中谁似。

露华沾湿,多半寒相倚。

甚处窥他新蕊。

吹满红阴,生怕梧桐乱尔。

萧疏处、萤穿未已。

素飙偏早,催据秋霜始。

乍褪殷勤结子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流光如水。芙蓉初洗。玲珑影镜中谁似。露华沾湿,多半寒相倚。甚处窥他新蕊。吹满红阴,生怕梧桐乱尔。萧疏处萤穿未已。素飙偏早,催据秋霜始。乍褪殷勤结子。

白话文翻译:

流光如流水般流淌,芙蓉花刚刚经过雨水的洗礼。那玲珑的影子,如同镜中映出,谁又能与之相似呢?露水沾湿了花瓣,多半是在寒冷中相互依偎。哪里能窥见到那新开的花蕊?微风吹拂着红色的花影,生怕梧桐树的枝叶会扰乱这一切。在稀疏的地方,萤火虫的飞舞依然未曾停止。清冷的秋风来得太早,催促着霜降的开始。刚刚褪去的热情,仿佛在结出果实。

注释:

  • 流光如水:形容光阴流逝如水,意指时光易逝。
  • 芙蓉:指荷花,常用来比喻清丽的女子。
  • 玲珑影:形容影子细腻美丽。
  • 露华:露水的光辉,象征清晨的清新。
  • 寒相倚:寒冷的环境中彼此倚靠。
  • 红阴:指红色的花影。
  • 萧疏:稀疏的样子,环境冷清。
  • 素飙:清冷的秋风。
  • 乍褪:刚刚褪去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屈大均,明代诗人,字文彭,号寄庵,生于嘉靖年间。他的诗风清新俊逸,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。屈大均的作品多涉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
创作背景:这首《明月逐人来》创作于明代,可能受过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。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细腻描绘,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诗歌鉴赏:

《明月逐人来》是一首充满了自然意象和情感细腻的古诗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悟。开篇“流光如水”便设定了基调,时光如同流水般悄无声息地流逝,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惆怅。接下来的“芙蓉初洗”描绘了清晨雨后的荷花,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。诗人通过“玲珑影镜中谁似”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难以相见。同时,诗人又通过“露华沾湿,多半寒相倚”展现了在寒冷中求温暖的生活境遇。
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,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。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将内心的感受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,使读者在欣赏优美景致的同时,亦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

  • 流光如水:比喻时间流逝迅速,令人惆怅。
  • 芙蓉初洗:描绘雨后初晴的荷花,象征生命的清新与希望。
  • 玲珑影镜中谁似:反映出对美的追求与珍惜,谁能与这种美丽相匹敌?
  • 露华沾湿,多半寒相倚:在寒冷的环境中,露水湿润了花瓣,暗示生命的脆弱与依靠。
  • 甚处窥他新蕊:新花蕊的出现,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。
  • 吹满红阴,生怕梧桐乱尔:风吹动了花影,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担忧。
  • 萧疏处萤穿未已:在冷清的环境中,萤火虫的光点依然闪烁,象征着生命的坚持。
  • 素飙偏早,催据秋霜始:清冷的秋风提早来临,象征着时间的无情。
  • 乍褪殷勤结子:刚刚褪去的热情,似乎在结出果实,暗喻对生活的希望与期待。

修辞手法

  • 比喻:如“流光如水”。
  • 拟人:如“吹满红阴,生怕梧桐乱尔”,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。
  • 对仗:如“素飙偏早,催据秋霜始”,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。

主题思想: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表达了对生命、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珍惜,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

  • 芙蓉:象征美丽和清新。
  • 流光:象征时间的流逝。
  • 露华:象征清新与纯净。
  • 萤火虫:象征温暖与希望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

  1. “流光如水”是比喻什么?

    • A. 时间流逝
    • B. 水流
    • C. 风吹
    • 答案:A
  2. 诗中“芙蓉初洗”意指?

    • A. 荷花刚开
    • B. 荷花经过雨水洗礼
    • C. 荷花凋零
    • 答案:B
  3. “素飙偏早”的意思是?

    • A. 秋风来得早
    • B. 冬天来临
    • C. 春天刚到
    • 答案:A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李白的《静夜思》
  • 杜甫的《春望》
  •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

诗词对比

  • 《静夜思》:同样通过自然意象表现思乡之情,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。
  • 《春望》: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国家的动荡,情感更加沉重。
  • 《山居秋暝》:与《明月逐人来》一样,描绘了自然景色,但更加注重宁静与清幽的氛围。

参考资料:

推荐书目

  • 《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》
  • 《古典诗词鉴赏辞典》
  • 《中国古代文学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