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过梅岭
作者: 陈复 〔明代〕
山捲虬龙势郁蟠,
路高直入彩云端。
松声轻杂泉声细,
梅影疏笼月影寒。
丞相亭台凌碧汉,
梵王宫殿倚层峦。
骑尘飞出雄关去,
遥望中原眼界宽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描绘了梅岭的壮丽景色。山势如同盘曲的龙,雄伟而壮观,道路直通云端。松树的声音轻柔,夹杂着细小泉水声,梅花的影子稀疏地笼罩着寒冷的月影。丞相的亭台高耸入云,梵王的宫殿依偎在层峦叠嶂之间。骑马尘土飞扬,冲出雄关,遥望中原,眼界变得开阔。
注释:
字词注释:
- 虬龙:形容山势如同盘绕的龙。
- 郁蟠:形容气势雄浑,蜿蜒盘旋。
- 松声:松树的声音,指风吹松树的声音。
- 梅影:梅花的影子。
- 丞相:古代最高的官职之一。
- 梵王:指佛教的神灵,寓意高大上。
典故解析:
- 丞相亭台:可能指历史上某位丞相所建的亭台,象征权力与荣耀。
- 梵王宫殿:暗指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场所,体现了诗人对宗教和自然的敬仰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陈复,明代诗人,以山水诗著称。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。
创作背景:
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梅岭时所作,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人生境界的思考。
诗歌鉴赏:
《过梅岭》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,展现了作者在游历梅岭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。诗的开头通过“山捲虬龙势郁蟠”将读者带入一个雄伟壮丽的山岳景观中,形象地描绘出梅岭的险峻与神秘。接下来的“路高直入彩云端”更是使人感受到那种高耸入云的气势,似乎诗人正在攀登一条通往天际的路。
在描写声音时,诗人用“松声轻杂泉声细”表达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,两者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。梅花的影子在寒冷的月光下显得愈加孤独与清冷,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清雅。
“丞相亭台凌碧汉,梵王宫殿倚层峦”展示了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,体现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。最后两句“骑尘飞出雄关去,遥望中原眼界宽”则表达了诗人向往开阔天地、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,体现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希望。
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,也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哲思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山捲虬龙势郁蟠:山势如龙,形象生动,展现了梅岭的雄伟。
- 路高直入彩云端:道路直通云端,强调了梅岭的高耸。
- 松声轻杂泉声细:自然声音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。
- 梅影疏笼月影寒:描绘梅花在月光下的影子,带有寒意,增添了孤独感。
- 丞相亭台凌碧汉:人文景观的描写,展现了历史的厚重。
- 梵王宫殿倚层峦:宗教与自然的结合,体现出一种崇高感。
- 骑尘飞出雄关去:表达了离开雄关、向往自由的心情。
- 遥望中原眼界宽:最后一句总结了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山势比作虬龙,形象生动。
- 对仗:如“丞相亭台”与“梵王宫殿”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- 意象:梅影、松声等意象营造出自然的和谐美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,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由与开阔视野的精神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山:象征雄伟与坚韧。
- 梅:象征高洁与清雅。
- 松:象征长青与坚韧。
- 月:象征孤独与宁静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山捲虬龙势郁蟠”中“虬龙”指的是什么? A. 高大的树木
B. 雄伟的山势
C. 一种动物 -
诗中提到的“丞相亭台”象征什么? A. 自然的美丽
B. 历史的权力与荣耀
C. 诗人的心情 -
“骑尘飞出雄关去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 A. 对故土的留恋
B. 向往自由与开阔的未来
C. 对山水的赞美
答案: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登高》 by 杜甫
- 《山中问答》 by 陶渊明
诗词对比:
- 《过梅岭》与《登高》: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,但《过梅岭》更侧重于景色的描绘,而《登高》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。
参考资料:
- 《明代诗人陈复研究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