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九日登山》

时间: 2025-01-01 14:38:02

归雁背寒飙,阳卉摧霜雪。

辍策登高冈,张组酬嘉节。

谁言酒一尊,可解肠千结。

放眼足愁人,感时易伤别。

风尘天地暗,故旧音书绝。

乡关万里遥,斜日烟中灭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归雁背寒飙,阳卉摧霜雪。
辍策登高冈,张组酬嘉节。
谁言酒一尊,可解肠千结。
放眼足愁人,感时易伤别。
风尘天地暗,故旧音书绝。
乡关万里遥,斜日烟中灭。

白话文翻译:

归来的大雁在寒风中飞翔,阳光下的花草却被霜雪摧残。
我停下马车,爬上高岗,准备去庆祝这美好的节日。
谁说一杯酒就能解开我心中千千结?
放眼望去,满眼都是愁苦的人,感叹这个时节容易伤感和别离。
风尘中天地变得模糊,旧友的音信已经断绝。
故乡距离我万里遥远,斜阳下的烟雾将它掩灭。

注释:

  • 归雁:指的是秋天飞回的雁,象征着离别和思乡的情感。
  • 寒飙:寒冷的风,给人一种凛冽的感觉。
  • 阳卉:阳光下的花草,意味着生命和希望。
  • 辍策:停下马车,表示不再行走。
  • 酬嘉节:庆祝美好的节日。
  • 肠千结:心中复杂的情感。
  • 足愁人:眼前满是愁苦的人。
  • 风尘:指路途的艰辛与困苦。
  • 故旧音书绝:与老朋友之间的联系断绝。
  • 乡关万里遥:故乡距离遥远,表达思乡之情。
  • 斜日烟中灭:夕阳下的故乡如烟雾般消失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明泰,清代诗人,作品多以山水、田园为题材,风格清新婉约。

创作背景:这首诗写于重阳节(九月九日),诗人以登高望远的形式,表达对时光流逝、离愁别绪的感慨。

诗歌鉴赏:

《九日登山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,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节日的氛围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。诗的开头以“归雁背寒飙”引入,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日的寒冷与孤独,归雁象征着离别,使人感受到离乡背井的苦楚。然而,阳光下的花草又带来了一丝生机,暗示着希望的存在。

接下来的“辍策登高冈”,则是诗人的一种自我放逐,试图通过登高来远离愁苦,参与节日庆祝。然而,面对眼前的景象,诗人意识到“谁言酒一尊,可解肠千结”,一杯酒并不能解开心中的忧愁,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。

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,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,展现了人与自然、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。最后两句“乡关万里遥,斜日烟中灭”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,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无可奈何的失落感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

  1. 归雁背寒飙:归来的雁在寒风中飞翔,暗示离别。
  2. 阳卉摧霜雪:阳光下的花草被霜雪摧残,象征生命的脆弱。
  3. 辍策登高冈:停下马车,象征放弃奔波,追求内心的宁静。
  4. 张组酬嘉节:准备庆祝重阳节,体现人情的温暖。
  5. 谁言酒一尊:质疑酒能解忧,表现内心的无奈。
  6. 放眼足愁人:看到满眼愁苦的人,感受到共鸣。
  7. 感时易伤别: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容易引发离别之痛。
  8. 风尘天地暗:旅途的艰辛使天地变得模糊,象征痛苦。
  9. 故旧音书绝:与旧友失联,生离死别的痛苦。
  10. 乡关万里遥:思乡之情,故乡遥不可及。
  11. 斜日烟中灭:夕阳下的故乡如烟雾般消失,悲凉的结尾。

修辞手法

  • 对仗:如“归雁背寒飙,阳卉摧霜雪”,对仗工整,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。
  • 比喻:如“酒一尊”比喻心中千结,形象生动。
  • 拟人:如“阳卉摧霜雪”,赋予自然以情感。

主题思想:整首诗通过描写登高望远的场景,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无常、离愁别绪的思考,展现了深刻的思乡情绪和对生命的感慨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

  • 归雁:象征离别与思乡,传达孤独感。
  • 阳卉:象征希望与生命,反映出自然的美好。
  • 高冈:代表追求理想与宁静的地方,象征诗人的心境。
  • :象征情感的寄托,表达内心的无奈。
  • 乡关:象征故乡,承载着深厚的情感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

  1. 诗中“归雁背寒飙”意指: A. 温暖的春风
    B. 寒冷的秋风
    C. 迷人的夏日
    D. 寒冷的冬天

  2. 诗人借“酒”来表达: A. 快乐
    B. 忧愁
    C. 友谊
    D. 忘记

  3. “乡关万里遥”传达了什么情感? A. 对故乡的眷恋
    B. 对未来的期待
    C. 对旅行的享受
    D. 对生活的无奈

答案

  1. B
  2. B
  3. A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:同样表达思乡之情。
  • 李白的《登高壮观》:通过自然景色抒发情感。

诗词对比

  • 比较《九日登山》和《静夜思》,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,但《静夜思》更为直接,而《九日登山》则通过自然景象和节日氛围更加细腻地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唐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  • 《唐宋诗词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