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一邦尽对江边像,试比西林总不如。
群玉萧森开士宅,五云飞动相君书。
磴危渐觉山争出,屐响方惊阁半虚。
安得弃官长住此,一杯香饭荐珍蔬。
白话文翻译:
整座城市尽在江边,试比较西林院,实在是难以相提并论。
那里的群山如玉般萧瑟,散发着士人的气息,五云飞动之间仿佛在传递着书信。
走上险峻的山道,渐渐感到山峰竞相显露,鞋底的响声在空阁中回响。
我该如何才能放弃官职,长久居住在这里,享受一杯美酒和美味的素菜呢?
注释:
字词注释:
- 一邦:指一个国家或地区。
- 西林:西林院,可能指的是某个风景名胜或隐士所居之地。
- 群玉:比喻高大秀丽的山。
- 士宅:士人所居之地。
- 磴危:山路陡峭。
- 屐响:木屐的声音。
- 阁:楼阁。
- 香饭:美味的饭菜。
- 珍蔬:美味的素菜。
典故解析:
- 西林:可能指代隐士的理想栖息地,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陆游(1125-1210),字务观,号放翁,南宋著名诗人、词人、文学家。他的诗风豪放、清新,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,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故国、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创作背景: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,反映了他对西林院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。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,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渴望。
诗歌鉴赏:
陆游的《西林院》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场景,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山水田园的向往。诗歌的开头以“江边像”引出对比,形象地表示出江边的城市生活与西林的宁静相比显得无趣。接着,诗人通过“群玉萧森”和“飞动相君书”等意象,描绘出西林的秀丽景色和士人墨客的雅致生活,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。
诗中“磴危渐觉山争出,屐响方惊阁半虚”一句,生动地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与幽静的阁楼形成鲜明对比,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。最后,诗人以“安得弃官长住此”抒发了他对官职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,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追求与挣扎。
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,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逸世界,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失望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一邦尽对江边像:描绘城市的景象,暗示世俗生活的繁华。
- 试比西林总不如:对比江边与西林的生活,西林显得更加清幽。
- 群玉萧森开士宅:西林的群山如玉,象征着高洁,士人居住于此。
- 五云飞动相君书:五云飞舞,仿佛在传递朋友间的书信,体现出一种雅致的交流。
- 磴危渐觉山争出:走在陡峭的山路上,感受山峦的气势。
- 屐响方惊阁半虚:木屐的声响在阁楼中回荡,形成一种空灵的氛围。
- 安得弃官长住此: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希望能放弃官职,长久居住在此。
- 一杯香饭荐珍蔬:想象中的生活是简单而美好的,享受清淡的饮食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用“群玉”比喻山的秀美。
- 对仗:诗句间的对仗如“磴危”与“屐响”增强了音乐感。
- 拟人:云彩似乎在传递书信,赋予自然以情感。
主题思想: 诗歌表达了陆游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体现了对自由、自然生活的追求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江边:象征繁华的世俗生活。
- 西林:象征隐逸与自然的理想境地。
- 群玉:象征高洁与美丽的自然景观。
- 五云:象征友谊与文化的交流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陆游的《西林院》主要描绘了哪种生活?
- A. 繁华的城市生活
- B. 隐逸的田园生活
- C. 官场的生活
- D. 商业的生活
-
诗中“群玉萧森”中的“群玉”是指什么?
- A. 人
- B. 山
- C. 水
- D. 书信
-
诗人希望能放弃什么?
- A. 家庭
- B. 官职
- C. 朋友
- D. 财富
答案: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
- 孟浩然的《春晓》
诗词对比:
- 陆游的《西林院》与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,前者更强调对官场的厌倦,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宁静的享受。
参考资料:
- 《陆游全集》
- 《南宋诗词选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