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月照梨花(闺思)》
时间: 2025-01-19 21:28:02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月照梨花(闺思)
作者:陆游〔宋代〕
闷已萦损。那堪多病。
几曲屏山,伴人昼静。
梁燕催起犹慵。换熏笼。
新愁旧恨何时尽。
渐凋绿鬓。小雨知花信。
芳笺寄与何处,绣阁珠栊。
柳阴中。
白话文翻译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闺思与相思之情。前两句写到心情烦闷,身体多病,难以忍受。接着提到几曲屏山的景象,伴随着人昼静的寂寥。梁燕的叫声催促着他,却依然懒散,香熏的笼子也换了新香。新愁旧恨何时才能消散呢?渐渐地,鬓发也因忧愁而凋零。小雨知道花儿的消息,寄情的信笺又寄往何处呢?在绣阁珠栊之中,独自思念,意境深远。
注释
字词注释:
- 闷:烦闷、忧愁。
- 萦损:缠绕损伤,形容心情的沉重。
- 屏山:指屏风山,象征静谧的环境。
- 梁燕:指在梁上栖息的燕子,象征春天和温暖。
- 熏笼:放置香料的笼子,营造氛围。
典故解析:
- 梨花:象征着清丽和美好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。
- 柳阴:柳树下的阴影,常用以表达对春天的怀念及思念之情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:
陆游(1125年-1210年),字务观,号放翁,南宋著名诗人、词人,文学成就卓著。陆游的诗作风格多样,既有豪情壮志,又有细腻柔情,尤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。
创作背景:
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,经历了国家动荡和个人失意,作者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。此时的陆游已深感人生的孤寂与无奈。
诗歌鉴赏
《月照梨花》是一首细腻而充满情感的闺思诗。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个人的内心感受,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首句“闷已萦损”即刻引出作者的内心烦闷,紧接着的“那堪多病”则加重了这一情感的沉重。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,听着燕子的叫声,却因“犹慵”而感到懒散,展现了他身心俱疲的状态。
“新愁旧恨”一句,令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,往昔的愁苦与如今的新伤交织在一起,似乎难以摆脱。随着情感的深入,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消逝的惋惜愈发明显。柳阴中的孤独感,使得整首诗在春意盎然的背景下,仍显得格外凄凉。最后一句“芳笺寄与何处”,既是对情感寄托的渴望,也隐含着无处可寄的无奈,令人深思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:
- 闷已萦损:心中的烦闷已经影响了身体健康。
- 那堪多病:身体多病,难以忍受这样的状态。
- 几曲屏山,伴人昼静:在屏山的几曲景色中,伴随着白昼的寂静。
- 梁燕催起犹慵:燕子的叫声催促他,却依然感到懒散。
- 换熏笼:更换香料的笼子,暗示着生活的琐碎。
- 新愁旧恨何时尽:新的忧愁和旧的遗恨何时才能消散。
- 渐凋绿鬓:由于愁苦,鬓发渐渐变白。
- 小雨知花信:小雨带来花儿的消息,象征着温情。
- 芳笺寄与何处:情诗寄往何处,暗示着孤独的心情。
- 绣阁珠栊:描绘了一个充满美好幻想的环境。
- 柳阴中:在柳树的阴影下,思念更加浓厚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梨花”象征着美好与孤独。
- 拟人:如“小雨知花信”,将雨拟人化,增加了情感的表达。
- 对仗: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抒发因孤独、病痛而生的深切思念之情,表现了在美好春光中,内心却因旧愁新恨而愈显苍凉的复杂情感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:
- 月:象征着清冷和孤独。
- 梨花:象征着美好与脆弱。
- 柳阴: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思念的情感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闷已萦损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?
- A. 高兴
- B. 烦闷
- C. 平静
-
在诗中,梁燕的叫声象征着什么?
- A. 春天的到来
- B. 诗人的孤独
- C. 生活的琐碎
-
诗的最后一句“柳阴中”暗示了什么?
- A. 春天的希望
- B. 思念的孤独
- C. 假期的欢乐
答案: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:
- 陆游的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
- 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
诗词对比:
- 陆游的《月照梨花》与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都表达了相思之情,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,且带有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强烈怀念,而陆游的作品则更多地反映出对当下孤独与病痛的无奈。
参考资料
推荐书目:
- 《陆游诗词集》
- 《宋代诗词选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