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放翁
作者: 陆游 〔宋代〕
拜赐头衔号放翁,
家传不墬散人风。
问年已过从心后,
遇境但行无事中。
马老岂堪空冀北,
鹤飞犹得返辽东。
道傍跌宕烦君看,
阅尽时人脸尚红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的意思是:
我受封为“放翁”,这是对我的荣誉;
我家传的散人风范没有衰减。
问我年纪已经超过了心中所想的年轮;
遇到任何环境,我只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。
年老的马儿怎么能在冀北的空旷中忍受?
而飞翔的鹤还能够返回辽东。
在路旁的跌宕起伏中,请你看看;
阅尽世人的面孔,依然是满脸的红晕。
注释:
- 拜赐:受封、授予。
- 放翁:指的是“放翁”,即放荡不羁的老者。
- 家传:指家族传承的风范。
- 不墬:没有衰退、减弱。
- 问年已过从心后:指的是我问自己年纪已经超过了内心的预期。
- 遇境但行无事中:面对环境,我只是无所事事。
- 马老岂堪空冀北:老马怎么能忍受冀北的空旷。
- 鹤飞犹得返辽东:飞翔的鹤仍然能够返回辽东。
- 道傍跌宕:路旁的起伏不平。
- 阅尽时人脸尚红:看尽世人的面孔,仍然是红润的。
典故解析:
“放翁”是对陆游本人的称谓,体现了他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。他在诗中提到的“马老”和“鹤飞”,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归属感。冀北和辽东则是具体的地理地点,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陆游(1125-1210),字务观,号放翁,南宋著名诗人、爱国志士。他的诗歌以豪放、清新著称,尤其以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广为人知。
创作背景:
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,反映了他对自身年纪的感慨,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诗中通过对荣誉和家庭传承的自省,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。
诗歌鉴赏:
陆游的《放翁》是一首具有深厚哲理的诗作。在这首诗中,陆游用“放翁”这一称谓自喻,展现了他对个人身份的认同与自省。诗的开篇便提及了“拜赐”,这不仅是对荣誉的接受,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反思。接下来,诗人自问年华已逝,心中却依然保持着那份年轻的精神,这种矛盾的反思让人深感共鸣。
诗中“遇境但行无事中”,表现了陆游面对人生变迁时的从容与淡泊,似乎在告诉世人:人生如梦,重要的是在这梦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。而“马老岂堪空冀北,鹤飞犹得返辽东”则通过生动的意象,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归宿的渴望,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对故土的眷恋。
最后两句“道傍跌宕烦君看,阅尽时人脸尚红”,则是对世态炎凉的观察,似乎在说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,世人的面孔依然红润,这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。
整首诗情感深邃,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感慨,也有对世事的观察,表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深厚的哲思和人文关怀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
拜赐头衔号放翁:我受封为“放翁”,这是对我的荣誉;
- 通过自称“放翁”,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
-
家传不墬散人风:家族传承的风范没有衰减。
- 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珍视和尊重。
-
问年已过从心后:问我年纪已经超过了心中所想的年轮;
- 自省,感慨时间的流逝。
-
遇境但行无事中:面对环境,我只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。
- 对生活的淡然态度。
-
马老岂堪空冀北:老马怎么能在冀北的空旷中忍受?
- 通过马的意象,表现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思考。
-
鹤飞犹得返辽东:而飞翔的鹤还能够返回辽东。
- 鹤象征着自由与归属,反映对故乡的眷恋。
-
道傍跌宕烦君看:在路旁的跌宕起伏中,请你看看;
- 观察世事的变迁。
-
阅尽时人脸尚红:阅尽世人的面孔,依然是满脸的红晕。
- 尽管经历了许多,世人仍然保持热情与朝气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自己比作“放翁”,体现了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。
- 对仗: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,增强了韵律感。
- 意象:马和鹤的意象,分别象征老去与自由,深刻传达了人生哲理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无常和对自由的追求,表现了作者在经历岁月沉淀后的淡然与自省。陆游以“放翁”自喻,既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,也是对生活态度的表达,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精神。
意象分析:
- 放翁:象征着自由与不羁的生活态度。
- 马:代表老去与无奈,暗示人生的无常。
- 鹤:象征自由与归属,代表对故乡的眷恋。
- 道傍:体现生活的多变与不平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陆游在诗中自称为哪个称号?
- A. 散人
- B. 放翁
- C. 老马
- D. 鹤
-
陆游在诗中提到的“马老”象征什么?
- A. 年轻
- B. 自由
- C. 老去
- D. 归属
-
诗中提到的“阅尽时人脸尚红”表达了什么情感?
- A. 对生活的绝望
- B. 对世人的观察
- C. 对青春的怀念
- D. 对自然的热爱
答案:
- B
- C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 - 陆游
- 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 - 杨洪基
诗词对比:
- 陆游的《放翁》与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:
- 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由、宁静生活的向往,但陆游更多地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,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