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溪绕长山屋绕溪,隔林楼阁暮钟迟。
青灯一枕家山梦,镜里平明满面丝。
白话文翻译:
溪水环绕着高山,房屋围绕着溪流,隔着树林的楼阁,听到晚钟敲响的声音显得格外缓慢。
在青灯下,我枕着思乡的梦,镜子里映照出我满脸的白发。
注释:
- 溪:溪水,小河。
- 绕:环绕,围绕。
- 长山:高大的山,常用来指代高耸的山脉。
- 隔:隔开,分开。
- 楼阁:高楼和阁楼,多指精美的建筑。
- 暮钟:黄昏时分的钟声。
- 青灯:青色的灯,古代常用的灯具。
- 一枕:一个枕头,表示安静的状态。
- 家山梦:思念故乡的梦。
- 镜里平明:镜子里清晰可见的样子。
- 满面丝:满脸白发,丝指白发,表示年老。
典故解析:
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,但“青灯”与“家山梦”的组合,体现了传统文人对故乡与个人情感的寄托。青灯常用以表示夜晚的孤独和思考,而“家山梦”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,这在古诗文中是常见主题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李弥逊是宋代著名的诗人,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。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,抒发个人情感,尤其擅长描写乡愁。
创作背景:
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玉山时,正值黄昏时分,夕阳西下,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思乡情怀,进而写下了这两首诗。
诗歌鉴赏:
《玉山道中有感二首》以溪水和山川为背景,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乡之情。首句“溪绕长山屋绕溪”,描绘出了一幅山水环绕的画面,给人以宁静安详之感。随着诗句的深入,诗人通过“暮钟迟”的描写表达了黄昏时的恬淡与时光流逝的感慨。在“青灯一枕家山梦”中,青灯的光辉映照出诗人孤独的身影,恰似他对家乡的无尽思念。最后一句“镜里平明满面丝”则将情感推向高潮,诗人自觉年华已逝,满头白发,心中对故乡的眷恋愈加深重。整首诗透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,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与对人生流逝的感慨,情感真挚而深沉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溪绕长山屋绕溪:溪水环绕着高山,房屋则围绕着溪流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,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。
- 隔林楼阁暮钟迟:树林隔开了高楼阁楼,听到的暮钟声显得格外缓慢,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静谧。
- 青灯一枕家山梦:在青灯的映照下,诗人安然入梦,梦中是思念的故乡,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。
- 镜里平明满面丝:镜子里清晰地映出诗人满头白发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衰老,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追忆。
修辞手法:
- 对仗:第一句“溪绕长山屋绕溪”使用了对仗的手法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- 比喻:将白发比作“丝”,用以形象地表达诗人的衰老。
- 拟人:描述“暮钟迟”,赋予钟声以人的情感,使得时间的流逝显得更加悠长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围绕着思乡与人生感悟展开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,情感真挚,蕴含了浓厚的乡愁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溪水: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光的变迁。
- 长山:象征着坚韧与永恒。
- 青灯:象征着孤独与思考。
- 家山梦: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。
- 满面丝: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选择题: 诗中提到的“青灯”主要用来象征什么? A. 光明
B. 孤独与思考
C. 乡愁
D. 自然景观 -
填空题: 诗句“溪绕长山屋绕溪”表现了诗人对____的描绘。
-
判断题: 诗中提到的“暮钟”是表达时间流逝的加速。
对 / 错
答案:
- B
- 自然景观
- 错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
- 王维的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诗词对比:
可将李弥逊的诗与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进行对比,二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,但李弥逊的诗更侧重于乡愁与时间的思考,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和谐美。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