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浩浩寒流急,萧萧落木高。 江山故双剑,人物欠三豪。 客意已愁绝,风声仍怒号。 相思意无极,伫立首频搔。
白话文翻译:
寒流浩荡急速流,落叶萧萧高飘扬。 江山如故似双剑,人物却少三英豪。 客子心情已愁绝,风声依旧怒号叫。 相思之情无边际,久立频频搔首望。
注释:
- 浩浩:形容水势盛大。
- 寒流:指寒冷的江水。
- 萧萧: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。
- 落木:落叶。
- 双剑:比喻江山稳固如双剑并立。
- 三豪:指三位杰出的人物。
- 客意:指旅人的心情。
- 愁绝:极度忧愁。
- 怒号:形容风声大而猛烈。
- 无极:没有边际。
- 伫立:长时间站立。
- 频搔:频繁地抓头,表示焦虑或不安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赵蕃(1143-1229),字昌父,号章泉,宋代诗人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,多写景抒情,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。这首诗是他在丰城怀念友人时所作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代英才的渴望。
创作背景: 这首诗是赵蕃在丰城怀念友人温叟、叔异、南秀时所作。诗中通过对寒流、落木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代英才的渴望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以寒流、落木为背景,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图。诗中“浩浩寒流急,萧萧落木高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萧瑟、凄凉的氛围。“江山故双剑,人物欠三豪”则表达了对时代英才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。“客意已愁绝,风声仍怒号”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。最后两句“相思意无极,伫立首频搔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焦虑不安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代英才的渴望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
浩浩寒流急,萧萧落木高。
- 浩浩:形容水势盛大。
- 寒流:指寒冷的江水。
- 萧萧: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。
- 落木:落叶。
- 这句通过对寒流和落木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秋景。
-
江山故双剑,人物欠三豪。
- 双剑:比喻江山稳固如双剑并立。
- 三豪:指三位杰出的人物。
- 这句表达了对时代英才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。
-
客意已愁绝,风声仍怒号。
- 客意:指旅人的心情。
- 愁绝:极度忧愁。
- 怒号:形容风声大而猛烈。
- 这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。
-
相思意无极,伫立首频搔。
- 无极:没有边际。
- 伫立:长时间站立。
- 频搔:频繁地抓头,表示焦虑或不安。
-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焦虑不安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“江山故双剑”将江山比喻为双剑,形象地表达了江山的稳固。
- 拟人:“风声仍怒号”将风声拟人化,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。
- 对仗:诗中多处使用对仗,如“浩浩寒流急,萧萧落木高”,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。
主题思想:
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代英才的渴望。诗中凄凉的秋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相呼应,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无尽思念。
意象分析:
- 寒流:象征着寒冷和孤独。
- 落木:象征着凋零和凄凉。
- 双剑:象征着江山的稳固。
- 三豪:象征着时代的英才。
- 怒号的风声: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浩浩寒流急”中的“浩浩”形容的是什么?
- A. 风声
- B. 水势
- C. 落叶
- D. 天空
-
“江山故双剑”中的“双剑”比喻的是什么?
- A. 友人
- B. 江山
- C. 英才
- D. 风声
-
“客意已愁绝”中的“愁绝”表示什么?
- A. 极度忧愁
- B. 极度快乐
- C. 极度平静
- D. 极度愤怒
-
“相思意无极”中的“无极”表示什么?
- A. 有边际
- B. 没有边际
- C. 极度有限
- D. 极度明确
答案:
- B
- B
- A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《登高》:通过对秋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。
- 王维《山居秋暝》: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。
诗词对比:
- 杜甫《登高》与赵蕃《至丰城怀温叟叔异南秀欲题之叔异曲江矶之庵》:两首诗都通过对秋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,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,而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赵蕃的诗作,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。
- 《宋诗鉴赏辞典》: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