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卷彷》

时间: 2025-01-17 10:38:47

淮南二十四桥月,马上时时梦见之。

想得扬州醉年少,正围红袖写乌丝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春风十里珠帘卷,
淮南二十四桥月,
马上时时梦见之。
想得扬州醉年少,
正围红袖写乌丝。

白话文翻译:

春风吹拂,十里长的珠帘被卷起,
我在淮南的二十四桥下看月亮,
时常在梦中想起这些景象。
想起在扬州时的醉酒年少,
正围着红袖子,写着乌黑的丝线。

注释:

  • 珠帘:指珠帘帷幕,形容春天的景色如珠帘般美丽。
  • 淮南:指位于中国南方的淮南地区,因其美景而著称。
  • 二十四桥:是扬州的一处著名景点,风景优美。
  • 正围红袖:指年轻的女子穿着红袖子的衣服。
  • 乌丝:指黑色的丝线,可能是指书写或纺织的材料。

典故解析:

  • 二十四桥:此地是历史上著名的赏月之地,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诵作诗。
  • 扬州: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文化和经济中心,诗人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怀念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黄庭坚(1045年-1105年),字鲁直,号山谷,宋代著名的诗人、书法家,提倡“诗中有画、画中有诗”的艺术风格。他的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。

创作背景:此诗作于黄庭坚回忆早春时的情景,表达了他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。正值春天,诗人借春风和明月唤起了对往昔的思考与情感。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通过春风、月亮与青春的联想,展现了诗人黄庭坚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缅怀。开头的“春风十里珠帘卷”引入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,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。接着提到的“淮南二十四桥月”,则将场景转入具体的地点,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。诗人仿佛置身于月光下,感受到往昔的种种美好回忆。在“想得扬州醉年少,正围红袖写乌丝”中,黄庭坚通过对扬州的描绘,将个人的青春与城市的繁华结合起来,体现了对年轻时光的无尽眷恋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,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与青春消逝的感慨。

诗词解析:

  • 逐句解析

    • “春风十里珠帘卷”:春风轻拂,十里长的珠帘被卷起,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美丽。
    • “淮南二十四桥月”:淮南的二十四桥下,明月高悬,营造了浪漫的气氛。
    • “马上时时梦见之”:骑马行走时,常常在梦中想起这些场景,表现了对过往的眷恋。
    • “想得扬州醉年少”:回忆起在扬州的年轻岁月,充满了快乐与醉意。
    • “正围红袖写乌丝”:描绘年轻女子的形象,表现出那种青春活力。
  • 修辞手法

    • 比喻:将春天比作珠帘,形象生动。
    • 拟人:春风被赋予了卷起珠帘的动作,生动有趣。
    • 对仗:如“春风十里”与“淮南二十四桥”形成对比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  • 主题思想: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往昔青春的怀念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。

意象分析:

  • 春风: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。
  • 月亮:代表着宁静与思念,常常引发对过往的追忆。
  • 扬州:象征着繁华与青春,代表着理想与美好的生活状态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二十四桥”在哪个地方?

    • A. 苏州
    • B. 扬州
    • C. 南京
    • D. 杭州
  2. 诗人对青春的态度是:

    • A. 伤感
    • B. 忽视
    • C. 欢快
    • D. 迷茫
  3. “乌丝”指的是什么?

    • A. 黑色丝线
    • B. 一种食物
    • C. 书法用具
    • D. 特殊的花卉

答案

  1. B
  2. A
  3. A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《春江花月夜》(张若虚):同样描绘春天和月亮的美丽。
  • 《月下独酌》(李白):表达对月亮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慨。

诗词对比

  • 《春江花月夜》与《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卷彷》均呈现出对春天与月亮的赞美,但前者更侧重于江水与月亮的交融,后者则注重个人的回忆与情感。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,展现出不同的美感与哲理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宋词三百首》
  •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  • 《黄庭坚诗文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