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平齐行二首》
时间: 2025-01-06 10:02:19胡尘昔起蓟北门,河南地属平卢军。
貂裘代马绕东岳,峄阳孤桐削为角。
地形十二虏意骄,恩泽含容历四朝。
鲁人皆解带弓箭,齐人不复闻箫韶。
今朝天子圣神武,手握玄符平九土。
初哀狂童袭故事,文告不来方振怒。
去秋诏下诛东平,官军四合犹婴城。
春来群乌噪且惊,气如坏山堕其庭。
牙门大将有刘生,夜半射落欃枪星。
帐中虏血流满地,门外三军舞连臂。
驿骑函首过黄河,城中无贼天气和。
朝廷侍郎来慰抚,耕夫满野行人歌。
泰山沉寇六十年,旅祭不享生愁烟。
今逢圣君欲封禅,神使阴兵来助战。
妖气扫尽河水清,日观杲杲卿云见。
开元皇帝东封时,百神受职争奔驰。
千钧猛簴顺流下,洪波涵淡浮熊罴。
侍臣燕公秉文笔,玉检告天无愧词。
当今睿孙承圣祖,岳神望幸河宗舞。
青门大道属车尘,共待葳蕤翠华举。
意思解释
诗词名称: 平齐行二首
作者: 刘禹锡 〔唐代〕
类型: 古诗词
原文展示:
胡尘昔起蓟北门,河南地属平卢军。
貂裘代马绕东岳,峄阳孤桐削为角。
地形十二虏意骄,恩泽含容历四朝。
鲁人皆解带弓箭,齐人不复闻箫韶。
今朝天子圣神武,手握玄符平九土。
初哀狂童袭故事,文告不来方振怒。
去秋诏下诛东平,官军四合犹婴城。
春来群乌噪且惊,气如坏山堕其庭。
牙门大将有刘生,夜半射落欃枪星。
帐中虏血流满地,门外三军舞连臂。
驿骑函首过黄河,城中无贼天气和。
朝廷侍郎来慰抚,耕夫满野行人歌。
泰山沉寇六十年,旅祭不享生愁烟。
今逢圣君欲封禅,神使阴兵来助战。
妖气扫尽河水清,日观杲杲卿云见。
开元皇帝东封时,百神受职争奔驰。
千钧猛簴顺流下,洪波涵淡浮熊罴。
侍臣燕公秉文笔,玉检告天无愧词。
当今睿孙承圣祖,岳神望幸河宗舞。
青门大道属车尘,共待葳蕤翠华举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描述了北方胡人入侵的历史背景,以及当时的战争及其对人民的影响。诗中提到胡人曾经从蓟北门侵入,河南地区隶属于平卢军。虽然东岳的山脉环绕着他们,但敌人仍然骄傲自满。鲁人善于使用弓箭,而齐人则不再听到音乐的声音。
诗人描绘了当今天子英明神武,手握权符以平定四方。往年因东平之地的诏令,官军围剿,城中仍旧受到围困。春天来临,乌鸦叫声频频,令人感到不安。战斗中将领刘生在夜间射落敌人之星,帐中满是敌人的鲜血,门外三军齐舞。
驿骑传信过黄河,城中情况安宁。朝廷侍郎来安抚百姓,田间耕夫歌唱。经过六十年的战乱,泰山的祭祀仍未恢复,如今圣君欲进行封禅,神灵前来助阵。妖邪之气被扫除,河水清澈见底,阳光明媚,天上云彩如洗。
当年开元皇帝东巡时,百神争相奔走,气势磅礴。如今,朝廷的文臣燕公用华美的辞藻恭告天神,表示无愧于心。如今的睿孙承继圣祖,愿岳神庇佑,青门大道上车尘滚滚,期待着盛大的祭典和庆祝。
注释:
- 胡尘:胡人入侵的尘土,指战乱的影响。
- 平卢军:指一支驻防河南的军队,负责防御外敌。
- 貂裘:名贵的皮衣,象征富贵。
- 箫韶:古代乐器,象征和谐的音乐。
- 天子:皇帝,指统治者的权威。
- 玄符:象征皇权的法令或符号。
- 泰山沉寇:指长时间的战乱,无法进行正常的祭祀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刘禹锡(772年-842年),字梦得,号晦轩,唐代著名诗人、文学家。其诗风清新、高远,善于用典,尤其擅长写政治、军事和风景诗。
创作背景:
《平齐行二首》创作于唐代,正值国家动荡、战乱频繁的时期。诗人通过描写战争与和平的交替,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,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。
诗歌鉴赏:
《平齐行二首》是一首以历史为背景的诗作,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北方胡人入侵的历史,展现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对和平的渴望。全诗结构严谨,意象丰富,既有对战争场面的描绘,也有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诗的开头通过胡尘的出现引入了历史的悲剧,接着描写了战争对人民的摧残和对国家的威胁。诗中提到的“鲁人皆解带弓箭,齐人不复闻箫韶”,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困扰,暗示了和平的渴望与失落。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天子的赞美,展现出对统治者的希望,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。
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着悲伤与希望,通过对比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。同时,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,如对仗、排比等,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胡尘昔起蓟北门:描述胡人从北方入侵,带来了战乱。
- 河南地属平卢军:说明河南地区由平卢军防守,暗示防线的紧张。
- 貂裘代马绕东岳:比喻富贵生活与战乱的对比。
- 峄阳孤桐削为角:用孤独的桐树象征战争带来的孤寂和无奈。
- 地形十二虏意骄:敌人因地形有利而自满。
- 恩泽含容历四朝:指国家历代的恩惠与包容。
- 鲁人皆解带弓箭,齐人不复闻箫韶:鲁人习武,齐人却失去了音乐的和谐,暗示战争的破坏。
- 今朝天子圣神武:赞美现任皇帝的英明。
- 手握玄符平九土:皇帝掌握权符,平定四方。
- 初哀狂童袭故事:提及历史的悲剧。
- 文告不来方振怒:因未收到文书而感到愤怒。
- 去秋诏下诛东平:提及对东平的征讨。
- 官军四合犹婴城:即使围城,官军仍未能攻克。
- 春来群乌噪且惊:春天来了,但乌鸦叫声扰人,暗示不安。
- 牙门大将有刘生:提到将领刘生的勇猛。
- 夜半射落欃枪星:描述战斗的激烈场景。
- 帐中虏血流满地:战争的残酷。
- 门外三军舞连臂:三军士兵的紧张状态。
- 驿骑函首过黄河:传递信息的急迫。
- 城中无贼天气和:城内安宁的景象。
- 朝廷侍郎来慰抚:朝廷官员来安慰百姓。
- 耕夫满野行人歌:田间劳动者的生活恢复。
- 泰山沉寇六十年:长时间的战乱,祭祀无法进行。
- 今逢圣君欲封禅:如今圣君欲进行封禅仪式。
- 神使阴兵来助战:神灵前来助阵。
- 妖气扫尽河水清:妖邪消失,河水清澈。
- 日观杲杲卿云见:日光明媚,象征希望。
- 开元皇帝东封时:回忆开元皇帝东巡的盛况。
- 百神受职争奔驰:神灵争相奔走,象征大庆。
- 千钧猛簴顺流下:浩荡的气势。
- 洪波涵淡浮熊罴:描绘水波荡漾的美丽。
- 侍臣燕公秉文笔:文臣用笔恭告天。
- 玉检告天无愧词:表明心中无愧。
- 当今睿孙承圣祖:赞美现任皇帝。
- 岳神望幸河宗舞:期待神灵保佑。
- 青门大道属车尘:描写繁忙的道路。
- 共待葳蕤翠华举:期待盛大的庆典。
修辞手法:
- 对仗:如“鲁人皆解带弓箭,齐人不复闻箫韶”,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。
- 比喻:如“貂裘代马”描绘了战争与富贵生活的对比。
- 排比:通过连贯的句式增强了表达的力量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,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,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希望的交织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胡尘:象征外敌入侵。
- 貂裘:富贵生活的象征。
- 箫韶:音乐的和谐,象征和平。
- 泰山:象征国家的稳固与祭祀的传统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选择题:诗中提到的“鲁人”擅长什么?
- A) 音乐
- B) 弓箭
- C) 书法
- D) 绘画
-
填空题:诗中提到的“今朝天子圣神武,手握__平九土”。
-
判断题:诗中提到的“青门大道属车尘”反映了繁华的景象。(对/错)
答案:
- B) 弓箭
- 玄符
- 对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的《春望》
- 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
诗词对比:
《春望》与《平齐行二首》均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,但《春望》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,而《平齐行二首》则包含了对未来和平的期待与信心。
参考资料: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刘禹锡诗文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