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酬太原狄尚书见寄》

时间: 2025-01-14 07:29:58

家声烜赫冠前贤,时望穹崇镇北边。

身上官衔如座主,

幕中谭笑取同年。

幽并侠少趋鞭弭,燕赵佳人奉管弦。

仍把天兵书号笔,远题长句寄山川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

家声烜赫冠前贤,
时望穹崇镇北边。
身上官衔如座主,
幕中谭笑取同年。
幽并侠少趋鞭弭,
燕赵佳人奉管弦。
仍把天兵书号笔,
远题长句寄山川。

白话文翻译

这首诗的意思是:
家族声誉显赫,超越了前代的贤士,
当今的声望崇高,镇守在北方的边疆。
我身上的官职如同座上的主宰,
在幕府中与同年好友谈笑风生。
幽州和并州的侠士们都趋之若鹜,
燕赵的美人们则奉献乐曲和歌声。
我仍然用天兵的书信来作笔,
远方寄上长篇诗句,描绘山川壮丽。

注释

  • 烜赫:光辉显赫,形容家声旺盛。
  • 穹崇:高耸,形容地位或声望很高。
  • 官衔:官职的称号。
  • 幕中:指幕府,古代官府的代称。
  • 谭笑:闲聊和欢笑。
  • 侠少:指年轻的侠客。
  • 鞭弭:停止使用鞭子,形容安静、和谐的环境。
  • 奉管弦:指演奏乐器,形容美好的音乐。
  • 天兵:指朝廷的兵员,也用以比喻官员。
  • 长句寄山川:写长诗寄托思乡情怀。

诗词背景

作者介绍

刘禹锡(772年-842年),字梦得,号湘君,唐代著名诗人,文学家,政治家。他以诗、文、赋闻名于世。刘禹锡与白居易友谊深厚,主张“诗言志”,提倡现实主义,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感情,风格清新流畅。

创作背景

此诗是刘禹锡应太原狄尚书的赠诗,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。刘禹锡在任职期间,看到北方边疆的纷乱与豪侠之士的活跃,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关注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。

诗歌鉴赏

这首诗在字句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,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狄尚书的深厚情谊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观察。开头两句提到家声和时望,突出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自豪,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官场的地位与影响力。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出北方边陲的侠士与佳人的生动画面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场景的细腻观察。

诗中,刘禹锡通过对侠少与佳人的描写,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多元与活力。最后一句“远题长句寄山川”表明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寄托,充分表达了他的乡愁情结。这种情感的转折不仅让人感受到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,还流露出他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。

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,意象鲜明,情感真挚,展示了刘禹锡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敏锐。

诗词解析

逐句解析

  1. 家声烜赫冠前贤:诗人首先提到自己家族的荣光,表明他对家世的自豪。
  2. 时望穹崇镇北边:指出当时的声望与地位,强调他在北方的政治地位。
  3. 身上官衔如座主:将自己的官职比作座上的主宰,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的权威。
  4. 幕中谭笑取同年:在幕府中与同年好友闲聊,体现了他与同僚的和谐关系。
  5. 幽并侠少趋鞭弭:描绘了北方侠士的景象,表达了他对豪侠之士的欣赏。
  6. 燕赵佳人奉管弦:展现燕赵地区的美人,增添了生活的韵味。
  7. 仍把天兵书号笔:即使身在官场,依然不忘用文学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  8. 远题长句寄山川:最后的寄情之句,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寄托。

修辞手法

  • 对仗:整首诗的对仗工整,如“家声烜赫”与“时望穹崇”。
  • 比喻:将官职比作“座主”,增强了形象感。
  • 排比:使用“幽并侠少”和“燕赵佳人”形成排比,增强诗的节奏感。

主题思想

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感激、对家族声望的自豪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。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北方的豪情与风土人情,最终又转向对故乡的怀念,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。

意象分析

意象词汇

  • 家声: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。
  • 侠少:代表了勇敢与豪情的年轻人。
  • 佳人:象征美好生活的享受与文化的传承。
  • 山川:象征广阔的故土与思乡之情。

互动学习

诗词测试

  1. “家声烜赫”的意思是: a. 家族贫穷
    b. 家族声誉显赫
    c. 家族地位低下

  2. 诗中提到的“燕赵佳人”指的是: a. 北方的侠士
    b. 美丽的女子
    c. 官员的朋友

  3. 诗人用“远题长句寄山川”表达的情感是: a. 对友人的感激
    b. 对家乡的思念
    c. 对官职的追求

答案

  1. b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  • 杜甫的《春望》

诗词对比

与刘禹锡的《酬太原狄尚书见寄》相比,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同样展现了对社会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绘,但白居易的诗更注重于情感的抒发和对人生的思考,展现出另一种风格的独特魅力。

粗略解读

刘禹锡的诗以豪情为主,而白居易则更加重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,两者在风格上的差异反映了唐诗的多样性与丰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