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酬杨八副使将赴湖南途中见寄一绝》

时间: 2025-01-14 23:50:55

知逐征南冠楚材,远劳书信到阳台。

明朝若上君山上,一道巴江自此来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知逐征南冠楚材,远劳书信到阳台。明朝若上君山上,一道巴江自此来。

白话文翻译:

我知道你正在南方征战,像楚地的材木一样被征召;远道而来的书信,到达了阳台。明天如果你能登上君山,就能看到从这里流来的巴江。

注释:

字词注释:

  • :追逐,追赶。
  • 征南:指征战南方。
  • :这里指的是“冠冕”,表示荣耀或地位。
  • 楚材:形容出众的人才,楚国的木材因其优良而闻名。
  • 阳台:指阳台山,位于今湖南省。
  • 君山:位于湖南岳阳,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。
  • 巴江:指长江的一部分,流经巴蜀地区。

典故解析:

  • 君山:历史上有名的山岳,唐代时曾有许多文人雅士在此吟诗作对。
  • 巴江:巴江即长江的重要支流,象征着连接与流动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 刘禹锡(772年-842年),字梦得,号阳春,唐代著名诗人、散文家。刘禹锡一生致力于政治与文学,曾任地方官职,因其出色的文学才能而受到后世的推崇。他的诗风清新、豪放,常用对仗和典故,风格独特。

创作背景: 本诗写于诗人被贬时期,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。友人将赴湖南,诗人以此诗寄托自己的祝福和期待。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及祝福。首句“知逐征南冠楚材”直接点出友人正在南方征战,表现出诗人对朋友身处困境的理解与关怀。接下来的“远劳书信到阳台”,则通过书信的到达,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深厚。明天的“君山”不仅是对友人旅途的祝愿,更是对未来重聚的期盼。在最后一句“一道巴江自此来”中,诗人既描绘了自然景观,也暗示了友谊如江水般绵延不绝。

整首诗清新而富有情感,展现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重聚的渴望。诗人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,表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• 知逐征南冠楚材:知道你正被征召去南方,像楚地的优质木材一样,暗示朋友的出众才华。
  • 远劳书信到阳台:远道而来的书信终于到达,表达了思念之情。
  • 明朝若上君山上:如果明天你能登上君山,显示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。
  • 一道巴江自此来:巴江流淌而来,象征着友谊的绵延与不息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将朋友比作“楚材”,突显其才华。
  • 对仗:前两句对称工整,增添了诗的韵律感。
  • 象征:巴江象征着友情的流动与长久。

主题思想: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,体现了友谊的珍贵以及对未来重聚的美好向往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征南:象征征战与离别。
  • 阳台:象征思念与寄托。
  • 君山:象征重聚与美好未来。
  • 巴江:象征友情的延续与流淌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刘禹锡的《酬杨八副使将赴湖南途中见寄一绝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? A. 失落 B. 思念 C. 愤怒 D. 无所谓
  2. “楚材”在诗中指的是: A. 朋友的材质 B. 朋友的才华 C. 楚地的木材 D. 战争的工具
  3. 诗中提到的“君山”代表的含义是: A. 失落 B. 山的高大 C. 未来重聚 D. 迷失方向

答案:

  1. B
  2. B
  3. C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by 王勃
  • 《夜泊牛渚怀古》 by 李白

诗词对比: 对比刘禹锡的《酬杨八副使将赴湖南途中见寄一绝》和王勃的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,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,但刘禹锡更加强调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,而王勃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离别的感伤。两首诗在情感上各有侧重,展现了不同的友谊观。

参考资料:

推荐书目:

  • 《唐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刘禹锡诗文集》
  • 《唐诗鉴赏辞典》